第一五三四章 围堵(续)(1 / 2)
轰隆隆的落石终于慢慢的停止,烟尘逐渐散去之后,但见山腰道路已经被大量的土石杂树完全的堵塞。整条道路完全被塌陷的土石阻挡,高达丈许,长达数十步。爆炸的土石滚落之时引起了连锁的反应,震动导致山坡上的石块全部松动,随同滚落,形成了大面积的堵塞。
当拓跋珪得知情形之后,顿时心中冰凉。山道堵塞之后,人马无法通行,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清理畅通。人或许可以爬过去,但是马儿是一定过不去的。而且不稳定的堵塞山石也极具危险性。这下麻烦大了。
不久后,莫题在后方传来消息。对方追兵已经即将追到后军设立的阻击点,双方的战斗一触即发。并且已经判断出对方的追兵人数,起码有两三万人的兵马。因为在后方山坡上可以眺望到十几里外的山腰道路上。十几里外都战旗飘扬,赤色的旗帜极为醒目,由此估算对方兵马的数量起码两万起步。
拓跋珪知道目前局势的严峻性,前面山道已经被堵住,后面大量追兵追来,自已的兵马被硬生生的困在了山道之中动弹不得。这是极为危险的局面,自已很可能要覆灭于此。
“难道……老天要亡我不成?我拓跋珪要折戟于此么?”拓跋珪仰天长叹。
“陛下,为今之计,当全力打通前路。增派兵马从山坡上清肃过去,起码要将山坡上的少量敌人赶走。这样我们才能清理路障通行。臣认为陛下不用担心,敌军追兵即便追来,又当如何?山道地形于我不利,于他们同样不利。莫题将军率军占据地形阻击,他们也没那么容易冲过来。还没到绝境之地。”长孙嵩在旁进言道。
拓跋珪听了这话,顿时清醒了过来。自已怎可丧失信心?长孙嵩说的没错,眼下尚有可为。只需将山坡之敌驱逐,便可打通通道。追赶的兵马受地形所限,也难有作为。最主要的是不要被困在这里,被活活的困死。
“说的极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山坡之敌清肃驱逐。辽西王何在?朕命你率五千兵马增援前方。”拓跋珪大声喝道。
拓跋珪没有听到辽西王贺赖卢的回答,他左右四顾,并没有发现贺赖卢的身影。
“贺赖卢呢?他在何处?”拓跋珪大声问道。
“启禀陛下,我等并没有见到辽西王。”旁边有人回答道。
拓跋珪眉头皱起,心中狐疑。不久前他还见到过贺赖卢,就跟在自已身边,怎地现在却不见了?
“陛下,我见辽西王往后方去了,说是要看看后方的情形。不过已经有两个时辰了。”另有官员禀报道。
拓跋珪心中一惊,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长孙嵩轻声道:“陛下,臣心中的担心,恐怕要成真了。东府军为何知道我们的撤离时间和路线?此绝密消息,知晓之人不多。而这期间,唯一和东府军有过接触的人,便是辽西王。而且,陛下,直到此刻,臣也不相信东府军会答应陛下的和议条件,这太诡异了。臣前日便和陛下说了的。”
拓跋珪心中本就已经对贺赖卢生疑,适才已经有了极大的疑惑,此刻听长孙嵩说了这番话,顿时脑子里一片雪亮。一切疑惑迎刃而解,完全串成了一条线,顺畅之极。
从和议达成的那一刻,不光是其他人,拓跋珪自已也觉得不可思议。眼下敌军明显是获悉了行军的路线和时间,所以才有了眼前之危。这不是贺赖卢捣鬼是什么?他定然已经和东府军勾结,李徽同他做戏订立和议,之后他获得了自已的信任,将撤军计划向李徽通风报信,所以东府军才会提前抵达设伏,派兵前来追赶。
恐怕不止是这里,北上拓跋顺的那支兵马,也要遭到拦截了。
“这条白眼狼,朕必要将他碎尸万段。传令下去,找到贺赖卢押来见朕。”拓跋珪冷声喝道。
亲卫大声应诺,立刻前往行事。
长孙嵩提醒道:“他未必在军中,也许畏罪潜逃躲在某处。不过必逃不过兵士的视线,只是无人知道他的作为罢了。多问问兵士们,让他们提供线索进行抓捕。”
亲卫们应诺,领命而去。
拓跋珪翻身下马,抽出腰间弯刀,沉声道:“中军五千兵马下马,跟朕增援山坡之战,务必清肃山坡之敌。”
在拓跋珪的亲自率领之下,魏军向山坡上的东府军展开了疯狂的进攻。尽管面临火器精准的打击,魏军还是在险峻的山坡上悍不畏死的推进。
在拓跋珪的严令之下,王建不得不率领三千兵马从山脊处猛攻李荣守卫的山脊高处,试图夺取制高点,对山坡上的东府军形成压制。
连续多次的进攻,魏军死伤超过千人,依旧没能突破六百东府军占据的山脊。拓跋珪大怒,王建只得亲自领军发起进攻。而这也让他魂断于此。
在冲到近处之后,两名狙击手盯上了他。尽管魏军已经冲上了山脊,两名狙击手还是抓住了短暂的机会,先后射击。王建头部连中两枪,一枪的钢珠子弹打飞了他的头盔,而另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头颅。在碎裂的头骨和脑浆飞溅之中,王建一声不吭的顺着山坡滚落了下来。这个参合坡之战中坑杀数万燕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就此殒命。
但魏军冲上了山脊,李荣不得不率领数百东府军迅速撤离。近身肉搏绝无优势,只能退却。而在失去了上方山脊的高处地形优势之后,山坡上的坚守也失去了意义。继续留在山坡上将遭受正面和头顶上的双重打击,那是完全陷入被动的战斗。
李荣随即下令朱氏兄弟率军后撤。所有东府军兵马迅速的撤离山坡,沿着山道退回到里许之外的天长镇中。李荣的意图很明显,要依托天长镇的城门城墙进行防守,以配合后方东府军的进攻,拼命堵住敌人的去路。他们早已听到了来自东边群山之中的火器的轰鸣,他们知道那是追敌的大军正在进攻,所以堵住前路是最佳的选择。
拓跋珪没有急于进攻天长镇,只命数千兵力在镇前守着,防止对方出来骚扰。然后他下令其余人手迅速开始清理山道上的落石堵塞。拓跋珪知道,早一刻打通山道的障碍便早一刻能够前进。至于天长镇的敌人,到时候猛攻便可拿下。那天城镇的城防薄弱的很,对方是守不住的。
上千人投入清理山道的工作,将乱石推下南侧的深涧滚入绵水河中。虽然工程浩大,全凭人力行动,但拓跋珪等人知道这关乎生死,故而全力行动,进度颇快。
前方搬运土石之时,拓跋珪赶往后方查看情形。后方的战斗早已开始,喊杀声火器的轰鸣声响个不停,拓跋珪担心难以阻敌,故而赶来查看。
坏消息是,对方进攻颇为猛烈。追兵人数众多,火器凶猛。但好消息是,莫题率军抵挡,占据有利地形,对方难以推进,反而死伤不少。
拓跋珪查看战况之后,终于心中稍安。目前看来,一时半会对方是休想能够破后军防线的。
事实确实如此,李徽率领两万余东府军追击至此,在确定前方李荣的兵马已经拦截住道路之后,东府军发起了进攻。
然而,山道地形所限,对方占据有利地形阻击,实在是难以推进。此番追击又无法携带火炮重武器,甚至连冲锋车都无法携带,全凭火铳手雷和弓箭兵刃。对方占据两侧山坡设防,居高临下打击。虽只是长弓射击,但也让东府军无法突进。
进攻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东府军死伤人数不少,李徽不得不叫停了进攻。他意识到,想要将对方歼灭于此的目标恐怕难以完成了。这种地形下的主动进攻难度太大,地形的优势会让对方的火力打击的强度无限放大。虽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也不是没有强行进攻的空间,但很显然强攻的后果是白白葬送已方兵马的性命,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