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存在决定意识(1 / 2)
第752章存在决定意识
随著年龄的增长,贾琏渐渐的减少在公开场合说话,毕竟人老了,说的话年轻人不爱听。
有个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那就是贾链埋下的种子发芽了。
当初那本屠龙术传到欧洲后,经由欧洲学者根据当地的观察,进行了大量细节上的补充,反哺给了国内。
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带回来欧洲的相关书籍后,翻译后出版了。
版权费还特意派人给欧洲的马先生送了过去。
巴黎公社的壮举,不仅仅给欧洲人民以启迪,也给国内的年轻人一个新的方向和道路。
帝国是很强大,但是就一定是对的么?
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思想,还有欧洲一些乱七八糟的思潮不可避免的传了回来。
很多人考古才发现,就这?我们这早有了,你这是山寨啊。也不算山寨,你这个体系更完善,但还是针对欧洲的,国内的对不上。
无论如何,在这个历史阶段,人类关于制度的思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春秋时期有百家争鸣,如今也未尝不是,只不过是欧洲人的百家争鸣时期。
国内不乏仁人志士,他们经过阅读和总结,对比了一些国内的最初版本后,得出一个结论,两个文明的本质不一样。
很明显,欧洲人是落后了,他们还停留在分封时代,而且因为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宗教在欧洲有深厚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绝地通天之后,实现了君权与神权的大一统,本土的文明走的是世俗化的道路。
而欧洲呢,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必须进行本土化改良。
有人提出这个观点,但是没啥太大的影响,但国内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接受了这种新的思想,毕竟是从国内传出去,在欧洲改良之后又传回来的。
更多的人还是在探讨一些问题,国家与个体,效率与公平,等等。
要说没人推波助澜是肯定没人信的,毕竟权利这个东西,说实话皇帝一家独大,法理上有绝对权力这种现象,对于国人而言,如果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坦然接受也没什么。问题是,同样是经过工业化强大起来的外部世界,人家就能立宪,限制皇帝的权利,我们为何不行?
个人和家族的努力奋斗,因为皇帝的一句话,一朝倾覆,这种事情很难接受。
尤其是新兴的阶层诞生后,他们掌握了巨大的财富,更加担心自身的利益随时被剥夺,一旦出现这种局面,肯定不仅仅是财富被掠夺,身家性命也都得搭进去。
还有那句话,朕即国家。新生代更相信的是,国家的是国家的,皇帝的是皇帝的。
关键还有一件事情发生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东华联邦成立了,并且从诞生那一日起,就分北联邦和南联邦。北联邦主席贾芝,在七十岁这年宣布正式宣布,北联邦采取公有制为基础,所有土地以及矿上等资产,一律为国有。同时也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属于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体制。
南联邦还是以东华王室为主人的绝对私有制,法律上规定,土地和矿产之类法律上归于王室。
真正是一个联邦,两种制度。不但有两种制度,还有一部北联邦宪法。
没错,北联邦立宪了。所有人都认为,北联邦独立是迟早的。
这个事情对国内的冲击可太大了,贾芝被看成了立宪先驱。东华联邦原则上还是中央帝国的从属国,每隔几年,还是会来朝贡。
但是没人相信,这联邦还能继续做从属国,迟早要与宗主国平起平坐的。
对于东华联邦的举动,新皇帝的态度是视而不见,一切照旧。
别说这位新皇帝了,从李元到李琬,就没觉得东华是自家的疆域。追根溯源,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最初是贾氏派人开拓,一点一点的做起来,李亨属于去摘果子的。这本来是贾氏的自留地,是退路,是后院。
由贾琏一手打造的贾氏家族,在很多国人看来,就是一个时代的最靓的弄潮儿。
贾氏家族的主体还在国内,贾芝不过是一个分支,但是谁都知道,贾氏的后代在东华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今后贾氏族人就有选择了。
至于说对东华联邦进行制裁的论调,国内也不是没有,说贾氏是反贼的也有O
报纸上关于此事,自然是要争吵一番的。
反对的一方观点很明确,北东华宣布的制度,不分上下尊卑,是僭越,是谋反。支持的一方则表示,东华的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都是全体东华人打出来的,贾芝作为领头人,愿意将自身的利益让出,这叫天下为公。
争吵自然是互相攻击咯!有啥可说的。
皇室的反应可谓令人捉摸不定,一直不表态。
实际上新君找来了诸位亲信大臣,商议该如何应对,要不要先拿下国内的贾氏族人。要知道,贾芝开了这么一个头,从根子上掘了皇权。哪怕他个人称王了,皇帝也不至于如此狼狈。据说消息见报之后,皇帝破口大骂了一个时辰。
皇帝还是被身边的亲信给劝住了,让他还是冷静一点,东华是东华,贾氏是贾氏。
皇帝怒斥一干亲信,难道说朕拿贾氏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亲信给皇帝是这么说的,一旦动了贾氏,极大的概率后果如下。首先是南洋各省包括澳洲、缅甸,安西的各省,大概是要起兵清君侧的。皇帝身边有奸臣啊,不然怎么会拿了贾氏一族上下呢?海军,多半是要兵谏的。东平、漠北这两位王爷,他们大概也是要推波助澜的。其次,名不正言不顺,东华联邦还是称臣的,师出无名啊。最后,一旦有人起兵,国内绝大多数的官员、士绅、工厂主等,他们一定会袖手旁观,谁赢了帮谁。
总而言之一句话,动贾氏,投入成本太高了。新君登基,现在别说镇压不臣,还是先应对国内各新兴力量对于限制皇权的呼吁吧。
皇帝只能闭嘴不言,甚至还要求身边的亲信大臣,也不要说话。
没态度,这就是皇帝的态度。
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了挑衅,还是从根子上的挑衅,皇帝能不恨的牙根痒痒,那才是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