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番外3(2 / 2)
谁说女子不能顶门立户呢?
三人去了一处私房菜,贾妙妙与这里很熟悉,应该是经常来的。
落座之后上菜很快,老板娘是个秀美的女子,亲自招呼三人。
上菜之后,贾妙妙问要不要酒,陈东笑道:「喝酒等晚上吧,下午还想去夫子庙看看。」
贾妙妙道:「行,不过那地方人多路窄,你想去的话,只能骑自行车了。」
三人边吃边谈,说起金陵的事情时,贾妙妙忍不住吐槽道:「金陵城发展很快,但是受限于城墙的存在,影响极大。我家的厂子开在城外,每天下班回家,进出城门极不方便。要不要拆城墙,这事情吵了几十年了,现在也没个结果。京城那边也一样,吵来吵去,顺天府还在老地方。就别提拆城墙了,总之想做点事情,难呢。」
陈东琢磨了一番道:「还是格命不彻底啊!新的旧的混杂在一起,发展到一定程度,注定举步维艰。」
贾妙妙听了陡然眼珠子圆了,东张西望一番之后低声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当心别人说你是红名。」
红名?啥意思,玩传奇坐牢呢?
陈东很快反应过来了,现在这个世界的格局,赶紧笑道:「在东华那边没人管这个,嘴快了。」
贾妙妙点头表示理解:「帝国是这样的,政治风气偏保守。社会风气也比较保守,我家就这样。我这一代就一个,家父非要找个赘婿来立门户,我怎么说都不听。不说这个了,扫兴。」
陈东可不傻,听懂了她的暗示,配合的点点头道:「东华那边,女子继承家业,顶门立户很常见。确实要开放一些。」
贾妙妙也道:「岂止是东华,安西那边也一样。以前安西穷,现在安西发现了油田,一下起来了。安西石油的总裁甄女士,巾帼不让须眉。」
陈东一听这个来了兴致:「甄家的祖籍,不就是在金陵么?我从书上看到,薛家的祖籍也在金陵,薛蟠老祖小时候还是净街虎呢。」
贾妙妙也笑了:「薛家老祖算是浪子回头的典范了,至于甄家,根在金陵,基业在新省和安西。玉门关到迪化的铁路总算是修通了,修了多少年没修通,发现大油田之后,才十年就修通了。可见啊,不是技术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国内通往边疆的铁路,好些还是贾琏老祖在的时候修的,他退休之后,那些不挣钱的路线,很多都搁置了。兰新铁路就是当时被搁置的,发现安西油田之后才重新捡起来。」
陈东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说法,于是便道:「输油管道修通了吧?」
贾妙妙道:「那是自然的,五年时间就修通了。内阁首辅,多次亲临一线督战。最近二十年,朝廷的精力放在了治河上,倒也做了不少实事。」
听她这么一说,陈东大概心里明白了家妙妙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她是个有大志气的女子。应该是没想过关起门来做主妇,而是想著做事业。
「妙妙姐要继承家业,现在就要从基层做起,一点一点的掌控全局才好。万万不要著急。」
听陈东这么说,贾妙妙反问他:「你呢,不想继承家业么?」
陈东笑道:「我还是算了,前面有三个哥哥,做一个富贵闲人挺好的,我喜欢做学问,不喜欢没苦硬吃。」
双方气氛有点暖昧的时候,贾妙妙及时的停下,转而给陈东夹菜道:「你我的缘分真是奇妙啊。」
陈东点点头:「是啊,确实奇妙,我也没想到,刚下飞机就能遇见贾公后人。」
老板娘有事找贾妙妙,她起身离开后,夏荷东张西望一番,低声道:「姑爷,你若娶了小姐,能答应她出来做事么?」
陈东对这个娇俏可爱的丫鬟很是动心,于是便打趣道:「我做了贾家的姑爷,你呢?」
夏荷瞬间红了脸,低声道:「自然是要陪嫁做通房的。」
这该死的封建残余,真是男人的福利啊。
陈东瞬间有点恍如隔世之感,来之前的那个时代,只要没领证都不安全,随时要变成QJ犯。挠痒痒都不安全,会被控性—骚—扰。
领证之后,还要担心生下来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MD,破世道怎么变成那个鸟样了。
结婚证不能保证夫妻关系的稳定,只是离婚分财产的依据。我就日了!
有时候想想,私人生活方面,还是保守一点为好。
陈东有点走神了,夏荷有点紧张,以为她说错话了。
缓过来的陈东笑道:「你家小姐自然是极好的,你也是极好的。」
贾妙妙回来,似乎不知道刚下发生的对话,下午弄来两辆自行车,陪著陈东去了夫子庙,还上了香。
之后贾妙妙说临时有事,带著夏荷离开了,约好明日一起吃晚饭。
话说贾妙妙离开后,回到在金陵的家中,贾敦夫妻正在等著她,见了面就抱怨:「你怎么回事,约好了与人见面,你却玩消失。林家那边,我以后还怎么见人?」
贾妙妙冷笑道:「林家几代人都是败家子,这一代更是个纨绔之徒。若非看在黛玉老祖的面子,我都不会给他们一个好脸。」
贾敦怒道:「放肆,不看林家的面子,也要看二房大伯的面子。」
贾妙妙冷笑道:「事情没父亲说的那么严重,黛玉老祖临终让贾荫老祖照顾林家,这都多少年过去了,林家扶不起来的。」
贾敦气急败坏的要抄家伙打人,被身边的夫人拦下道:「好了,我特意去问过银行那边,林家资不抵债了。如今等著入赘我们家输血呢。这点家当是你一辈子的辛苦所得,拿去便宜林家,我不认可。再说了,林家上下上千号人,坐吃山空,能怪的了谁?如今弄个最不成器的过来,不就是看不起我们家么?不就是觉得鸳鸯老祖是丫鬟出身,我们家高攀了么?多少年过去了,还玩这一套。」
贾敦被母女一顿集火,顿时也泄气了,只能悻道:「生不出儿子来都怪我种不好。」
这就是贾家的家训之一,生不出儿子不是女人的问题,是男人的种子不行。
贾妙妙见情况缓和,立刻道:「我自己找了一个,东华陈家的么儿子,是个做学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