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638章 远征军的武器装备(一)

第638章 远征军的武器装备(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缅甸那潮湿闷热、草木繁茂的丛林中,53式步枪射速迟缓的弊端暴露无遗。而波波沙冲锋枪虽然射速迅猛,但其不足200米的射程,在广袤的丛林里也难以发挥最大作用。

战士们在与敌人交火时,常常因为武器的局限而陷入被动。反观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无论是射速、射程还是精准度,都更契合丛林作战的复杂环境。

本应成为战士们最得力的伙伴,却因蒋瑞元的私心,与大多数士兵失之交臂。李德邻和龙志舟满心愤懑,不禁暗骂:“真真是骗人的鬼,蒋瑞元的嘴!”

但即便如此,远征军部队装备的53式步枪、53式轻机枪、53式重机枪、波波沙冲锋枪,以及少量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在丛林作战环境中,性能足以吊打日军装备的三八大盖、歪把子轻机枪、92式重机枪,作战效能有着显着优势。

远在古尔班斯特苏木的苏参谋长,接到了一封ZY发来的特殊电报。这封电报是伍豪回到延州后,由ZY直接发出,特意嘱托苏参谋长转交给林毅的。

电报内容就是涉及给政府军高原装备、山地装备的采购,还有答应美英为政府军装备的三个装甲师、500架飞机,以及计划卖给法国和美国的装备。这些物资的筹备与交付还得指望着林毅。

不过话说回来了,此次伍豪协助蒋瑞元参与四国五方谈判,收获可谓是丰富至极。这次谈判不仅帮助蒋瑞元政府收回了藏南9.2万平方公里、江心坡2.7万平方公里、胡冈谷地2.8万平方公里,片马、岗房、古浪约153平方公里,果敢约2700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约220平方公里等区域。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谈判,还明确了战后华国将收回香港、台湾、澎湖列岛以及东北的主权。

此外,纳土纳群岛、廖内群岛、淡美兰群岛、巴拉望岛、巴布延群岛等共计平方千米的岛屿,也在收回范围之内。

这些岛屿虽陆地面积有限,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一个巴拉望岛,便可主张125.6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其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苏参谋长递来的电报让林毅瞳孔骤缩。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一连串令人咋舌的数字——三个装甲师的全套武器弹药、500架超级鹰式战斗机,以及给美军、法军提供的800架飞机、枚导弹,还有500辆虎式坦克时,呼吸都不自觉地急促起来。

更别说还有即将驻扎在缅甸、滇南的30万国军大军,藏南的5万精锐国军,连同后勤保障物资都在交易清单之列,这无疑是一笔足以改变战略格局的庞大生意。

凝视着电文,林毅的眉头越皱越紧。他深知,边境部队的装备必须慎之又慎。既不能与国内其他部队装备差异过大,又不能在性能上远超八路军水平。

尤其是坦克、火炮这类重装备,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忽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对啊,后世在广西、云南边境针对猴子自卫反击战中大量使用的62式轻型坦克!这种重量轻、机动性强,适合山地作战的装备,不正是最理想的选择吗?

林毅心中笃定,62式轻型坦克一定能满足在滇南和缅甸的需求。62式轻型坦克,研发背景充满战略考量。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南方多山地、水网地形,重型坦克难以施展,急需一款适用于复杂地形作战的轻型坦克,以增强陆军在南方地区的作战能力,62式轻型坦克的研发便应运而生。

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面临重重挑战。1958年开启研制,初期样车不断改进,从火炮的选型更换,到车体结构优化,都凝聚着无数心血。

工程师们多次深入南方实地考察,结合实际作战需求调整设计,历经多年反复试验与修改,终于在1962年定型,并于次年正式投产。

62式坦克具体参数如下:战斗全重仅21吨,相比重型坦克,能轻松通过南方的桥梁与狭窄道路。车体长5.55米、宽2.86米、高2.25米,小巧灵活的身形便于在山地丛林穿梭。

武器装备上,配备一门85毫米火炮,可发射多种弹药,在近距离交战中能有效摧毁敌方装甲目标和工事;还装备7.62毫米并列机枪和前机枪,以及12.7毫米高射机枪,形成远近结合的火力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