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皇城里(1 / 2)
花满天不知道蛮族的大将军是谁,她也不关心此事。
她只是盼着这一挂奔腾而下的河水,退敌。
青溪不仅仅是一条河,而是汇聚了无数山间小溪,可以说一路而来积蓄了恐怖的力量。
前面就是金陵渡,滚滚而来的河水眼看就要汇于秦淮河中。
却没有想到,却在此处决堤。
这不是人间之力,这也是人间之力。
正如王贤之前跟她说的那番话,先灭掉敌人的士气,再回到金陵渡前,慢慢磨,磨到最后双方一决胜负。
决了堤的青溪,以万马奔腾之势,绕过石山,沿着谷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下。
迎面冲来的蛮族大军,正好处于低洼处。
千百年来,金陵渡这一带有官府为了让这一挂河水能顺利流入秦淮河,不知道将河堤加固了多少回。
为的就是防备有一天决堤,河水倒灌,危害附近的百姓。
弱水之力,有的时候,可以是弱不禁风。
然而奔腾而下的滔滔河水,一旦决堤倾泻之后,便在数百丈的河堤之上重新开出了一条河流。
以翻江倒海之势,瞬间将蛮族的先锋大军吞没。
这一刻的花满天立刻想要回到皇城,在那群女人耳边吼一声:“来看看这里,什么是铁血战场!”
在滔滔而来洪流面前,五千大军连汪洋中的一条小船都算不上。
只见奔腾而下的洪水之中,除了惊惶的马儿,已经看不到多少蛮族将士。
这些家伙一个个身着重甲,为的是攻下金陵渡。
谁知道还没有看到金陵渡的城墙,便被这突如其来的洪流席卷、吞噬。
而这个时候,秦宇已经带着手下将士远离此地,一路狂奔往金陵渡而去。
这是王贤下达的命令,他要的不是将士在洪水中跟蛮族大军厮杀。
他要的是有生力量,留着在金陵渡前最后一战。
五千大军不用主将发出指令,各自纷纷逃命。
众将士和座下战马,一个个变成了汪洋中的小鱼,散落在须弥石山下的洪流之中。
这一刻没有鲜血淌流,便是十万大军齐至,也无法抵御奔腾而来的河水。
山巅之上,王贤冷冷地望着山下一幕,脸上无悲无喜!
这是他的阳谋!
便是连大将军秦问天,甚至连花满天之前也不知道王贤的阳谋。
为的,就是眼前的这一刻。
他要按照自己的计划,将蛮族大军赶回南疆,在夏天来到之前,结束这一场战争。
......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身在金陵渡的大将军,收到了消息。
就像之前花满天跟他说的一样,惹谁,也不要惹到王爷!
只是挥手之间,便破了蛮族五千先锋,这在皇朝是从来没有的奇迹。
带着军师来到了城墙上,眺望远处的荒原。
军师东方乾喃喃自语道:“大人,这一战就结束了?”
他甚至想说,我只是睡了一觉,前线就已经结束了一场大战,有没有这么夸张?
“回头你问问秦宇。”
大将军淡淡一笑,他跟王贤想的一样。
就算打赢了眼前这一场伏击战,可真正的恶战还没有开始,皇城还没有消息传来,秦淮河上,还没有出现蛮族的大船。
东方乾哈哈笑道:“如此看来,大人要给秦宇将军他们请功啊!”
“他们啊?”
秦问天摇摇头:“没有王爷的指挥,他们算个屁!”
王贤解决了荒原上的一场伏击,接下来,轮到他面对那滔滔大河上,数万大军的来袭了。
......
高山上,王贤和花满天等着山脚下的洪流渐渐退去。
眼下只剩下他们两人,进退自如,随时都可以回城。
皇城的镇南王府,坐在花厅里的柳仙儿已经捧着《礼记》在读诵。
耳朵里面,却听着先生跟两位王爷聊天,听刚刚发生在金陵渡外,荒原之上的战事。
按说,小姑娘一直想去战场上凑热闹,奈何先生坚决不同意。
于是,小姑娘只好用琅琅的读书声,替两位目瞪口呆的王爷压惊。
端王捧着一杯热茶,听着李大路为他们描述荒原上刚刚发生的一战。
想着蛮族大军凄惨模样,忍不住啧啧道:“虽然我没有在战场,可是只要想想就他娘的精彩啊!”
“如此一来,相信金陵渡前的一战,肯定会相当精彩。要不是先生相劝,我这就想去金陵渡看看,哪怕做大将军手下的战士也行。”
镇西王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才几年不见,竟然已经如此生猛?
在皇城,可以让天下英雄竞折腰。
上了战场,还能让蛮族大军闻风丧胆。
这他娘,他有些后悔了,悔不当初啊。
越想越伤心,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将要率领五万大军,正面迎击蛮族的十万大军,他就忍不住想要怒吼一声。
沉默半晌,才看着端王摇摇头。
苦笑道:“你去了金陵渡,是你听大将军的,还是他听你的?你就不要去添乱了!”
端王想想也是,讪讪地笑了两声。
然后看着李大路问道:“接下来的大战,将在何时打响?”
李大路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师弟带着五万大军,在金陵渡前已经准备了好些天,就等着蛮族大军杀来了。”
对于王贤的计划,李大路也深以为然。
既然双方兵力不对等,身后还有一个不省心的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