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谓我心忧(2 / 2)
湖边的西门听花,眼见三个女人飘然而去,
当即收了剑,往院子里走来。
唐十三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以王贤的脾气,估计连柳飘飘都不想理会,更不要说,风玲珑还闯去王府闹事。
倘若不是李大路在,估计真的一把火,把王府点了。
想了想,苦笑道:“你说,王贤回来会不会跟这个女人拼命?”
孟小楼一愣,心道没那么严重吧?
“那可不一定!”
就在这个时候,西门听花走了进来,看着两人说道:“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王贤在金陵渡跟蛮族大军开战,皇城只怕也要出大事。”
唐十三想了想,没有反对。
在她看来,只怕皇城有不少包藏祸心的人,想在这个动乱的日子里浑水摸鱼,趁机捞一些好处。
孟小楼眉头一皱,问道:“你说的是风玲珑那个女吧?除了她,还有谁?”
西门听花点了点头,走到两人面前坐下。
静静说道:“风玲珑试图在王府行凶一事,我虽然不知道背人指使之人......但是,倘若她一直这样,不知悔改,肯定会惹出一些我们无法预知的麻烦。”
“啊?”
唐十三吓了一跳,她瞬间想到了不省心的柳飘飘,想到刚刚出门的大姐。
大姐来皇城就是为了找王贤的麻烦,倘若跟这两个女人最后搞在一起,会不会真的惹出祸端?
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西门听花深吸一口气。
苦笑道:“我既然跟你大姐成亲,凡事就不得不替他着想......你们记住,倘若王贤回来,倘若这三个女人真的惹下了天大的麻烦......”
“怎样?”孟小楼凝声问道。
唐十三也盯着西门听花,问道:“不会吧?”
西门听花面露一抹苦色:“倘若真到了那一天,请你们帮我劝劝王贤,请他给青玉一次活命的机会,一次,就一次。”
“这些日子,我一直心神不宁,连练剑也无法静下心来......我真的怕她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错误,断了自己的回头路。”
按说这些话,他应该跟自己的女人说。
可每每话到嘴边,他却硬生生地收了回来。
或许,在西门听花看来,有些事情未必真的会发生在自己女人的身上,毕竟唐青玉当年可是先认识王贤。
两人怎么说,也有一些交情。
他只盼着有一天,王贤能看在这些交情上,放唐青玉一马。
唐十三吓了一跳,仔细思考片刻,缓缓说道:“卧槽!”
孟小楼也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想了想说道:“一个女人,肯定闹不出什么妖蛾子,三个女人,那可难说了。”
毕竟,光一个风玲珑,就够他们头痛了。
西门听花低着头,沉默关天。
才憋出一句:“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去见见李大路,把我的预感告诉他......怎么说,他是王贤的师兄,到时候多一个人说话,应该能行。”
唐十三点了点头。
认真地说道:“那就去见下了李大路,顺便看看仙儿学得怎么样了。”
虽然李大路说王府不再待客,可是唐十三有无数个理由敲开王府的大门。
说到这里,西门听花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事实上,从王贤到了青州没有去打他,没有去见唐家的大小姐,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他甚至相信,王贤可能会认自己这个兄弟,却不一定再认唐青玉这个曾经的朋友。
直觉告诉他,三个女人进了皇宫,肯定没好事。
只是,他却没有劝说自己的女人,或者在他看来,就算自己开口,唐青玉也不一定会听。
毕竟,但凡哪个女人,能拒绝前往皇宫一游的邀请?
孟小楼看见西门听花异常的模样,犹豫了一下,小心问道:“不会吧?几个女人,能翻起什么风浪?”
唐十三叹了一口气:“我大姐不行,但是风玲珑可以,更不要说,还有一个不省心的柳飘飘。”
停了片刻,又继续说道:“你们不要忘了,这两个女人都来自东海......”
孟小楼一拍脑袋:“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反正她们的家也不在这里。”
唐十三叹了一口气道:“去问问李大路,我们要怎么做才好。”
于是三人,一起出门。
......
王府花厅。
李大路心情比往日,显然愉悦许多。
小姑娘从先生说话的口气,就能感受得到,虽然她还不知道自己家的先生,是这一方世界唯一的圣人。
李大路明白了慧果的心思。
慧果对王贤的现状却有些愕然。
他没想到,刚刚死里逃生的少年,竟然转头就担起了家车天下众生的担子。
这个担子对眼下的和尚来说,显然太重了。
虽然他也有慈悲心,可毕竟他还走在闻道的路上,还没有完全领悟生死之道,甚至没有像落入汪洋大海的王贤那样,看见生死。
如果王贤带领大军死守金陵渡,那么接下来,这一场跟蛮族的大军,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他是往西边的大漠而去?还是留在皇城外的南山寺,等着王贤的回来?
可以说,金陵皇城的大好江山,有王贤在,绝不可能落入蛮族大军之手。
想到这里,慧果感慨说道:“原来施主要面临跟蛮族大军的惊天一战,真的有点出乎意料,我还有好些道理,想跟他请教。”
李大路闻言,一时漠然。
先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书读了不少,路却没有师弟走得多,更不要说,连九天之上,师弟也来来往往,去了几回。
或者对和尚来说,有些道理只有师弟才能说得明白。
想了想,跟慧果回道:“眼下金陵渡已成铁桶,水泼不进,你就算去了也进不了城,就算你进了城,师弟只怕也没有心思跟你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