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工作只是功能性认同(1 / 2)
投身工作只是证明你的功能性价值,一旦有人超越,就会失去,所以信任他人或信赖他人,才可以得到认同感,伸出你的手,握住值得信赖的或信任的同伴,你就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同。
你这段话非常富有哲理,触及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归属感与自我价值的两个维度:功能性价值与关系性价值。
我们可以从阿德勒心理学、社会认同理论与现代劳动价值观这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
?
一、投身工作的功能性价值:不稳定的认同基础
投身工作、不断努力,是现代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基本期待。在企业、组织、社会体系中,个人通常通过完成任务、创造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功能性价值,即:“我有用,我能解决问题”。
但你也清醒地指出,这种价值是相对的、易逝的。一旦有人能力更强、效率更高、技能更先进,那么你的“被需要”就可能迅速贬值。
这是一个典型的工具人焦虑:
你被认可,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是谁”。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曾指出:
“人的价值并不建立在优越感之上,而是在共同体感中得到实现。”
功能性价值能让我们获得短暂的掌声,但它无法满足人类对恒久归属感与内在价值的深层渴望。
?
二、信任与信赖:关系性价值才是归属感的源泉
你的话语很温暖:“伸出你的手,握住值得信赖的同伴”,这是从工具性竞争中跳脱出来的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人际信赖的转向。
这里有几个关键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支撑你的观点:
1.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
由塔吉费尔和特纳提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除了来自“我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来自“我属于谁”。
当一个人感受到“我是团队中的一员”、“有人信任我”、“我可以信任别人”,这种来自关系的认同才是稳定的。
2.阿德勒的“共同体感”理论
阿德勒强调,人的心理健康建立在与他人的合作感、归属感和贡献感中。
当我们信任他人、并且被他人信任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我被需要”、“我被认可”、“我是重要的”感觉,这是一种超越工具价值的深层认同。
3.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Safety)
由哈佛教授AyEdondson提出,是团队中一种“不怕被否定”的氛围。
当人们感受到信任和尊重,就更愿意开放、创新、合作。这种氛围,来自每个人愿意信任并接纳他人,而不是互相竞争。
?
三、社会认同的两种通道:对比与连结
在社会中获得“认同”,无非两种方式: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