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江清月近人(1 / 2)
宝瓶洲有三个地方,对于外乡修士来说,不管如何的道行高深,最好都不要把自己的境界太当回事。
一个是旧骊珠洞天地界,自从破碎坠地之后,别说宝瓶洲,哪怕临近的几个大洲,也是路人皆知。
除此之外,更低一等的,就属两人脚下的大骊京城了,首当其冲,是已经隶属于宁远名下的镇剑楼。
仿造白玉京打造出十三楼的消息,大骊有意压下了风声,可说到底,无论如何瞒,也瞒不住,宝瓶洲一流势力的谍子死士,又不都是酒囊饭袋。
除此之外,大骊京城作为一国首善之地,城内光是城隍庙就有五座,都城隍庙的这位总衙首座,境界无疑是上五境。
临近京城的旧北岳,瘦死骆驼比马大,那位被降低神位的山君,因为大骊南下讨伐的势如破竹,境界不仅没有下跌,反而有了跻身上五境的迹象。
大骊又有数位看门人,当时在朱荧王朝结识的那位墨家游侠许弱,许大剑仙,就是其一。
同为墨家修士的栾巨子,元婴境,还有大骊头等仙家宗门,长春宫的太上长老宋馀,也在其中。
曾经的十境武夫宋长镜。
认真来说,宁远自己也是。
这算是大骊摆在明面上的纸面实力,暗处,还有老车夫,小镇酒楼的封姨,两人同为飞升境。
只不过有些荒诞的是,寥寥几位看门人中,宋长镜与宋馀,一个十境气盛武夫,一个玉璞境修士,都被同一人,也就是宁远给打废了。
此外,京师所在,还有许多隐于市井的神仙府邸,要么早年就是大骊人士,要么就是某些被大骊覆灭家国的门派,留在此地,居心如何,不得而知。
这趟夜游京城,每当路过一地,宁远就会为姜芸详细介绍,他确实不熟悉京城的大街小巷,可那夜在国师府书房内,他早就翻看完了崔瀺留下的一应物件。
姜芸没有半点不耐烦,甚至兴趣浓烈,毕竟最早的时候,她可不是什么隐官,也不是剑修,而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期间到了京城北门一条较为僻静的宽敞大街,整条街道上,行人依稀,却有“三教”包含其中。
道观名为崇虚局,寺庙叫做译经局,最后那间不大不小,不算学塾,也谈不上书院的地方,被大骊唤做文溯阁。
宁远把文溯阁讲的比较详细,大概意思,就是这座比学塾大一点的地方,可以视作第二个山崖书院。
当年齐先生去往骊珠洞天,山崖书院没落后,里头的藏书,大部分被搬去了大隋的新山崖书院,小部分,则是被崔瀺带走,安置在了文溯阁。
国师大人公务不太繁忙的时候,也会偶尔来这边一趟,为大骊学子讲学,包括新帝宋和,也是在这儿读书。
姜芸顿时茅塞顿开,惊讶道:“大骊……不对,应该是崔先生,他想要私底下扶持属于朝廷的三教体系?”
“这会不会招致祸端?”
宁远摇摇头,“不清楚,不过崔瀺肯定心里有数,他一手扶植起来的“小三教”,里头的道士佛子,还有读书人,都没有真正的官身,不吃俸禄,应该也不会被三教那边刁难。”
姜芸嗯了一声,“倒也是,崔先生都敢冒天大风险,无视青冥天下那座道门,找人修建仿造白玉京,那么扶植新三教这种事,也就不是特别骇人听闻了。”
宁远笑眯眯道:“以前的仿造白玉京,是被人砍过一次的,差点就塌了,不过自我坐镇以后,注定稳若磐石。”
姜芸斜瞥向他,“吹牛。”
“你要真这么厉害,至于活得那么潦草,到现在还是个元婴小剑修?”
宁远抹了把脸,无奈道:“在浩然天下,元婴境,可是要被尊称为剑仙的。”
她随口道:“在我这儿,你一辈子都是个小剑修,现在是元婴小剑修,哪怕将来跻身了十四境,还是小剑修。”
宁远往她身上瞥了几眼,而后耸耸肩,微笑道:“没事儿,总有让你喊大剑仙的时候。”
换来的是一记白眼。
在一处拱桥停步,临近子时,两边街道,依旧张灯结彩,酒楼饭馆内,除了饭菜飘香,还有各种大呼小喝,不断有酩酊大醉的酒客,被下人搀扶而出。
宁远带着姜芸坐在拱桥栏杆上,各自摘葫饮酒,只是前者没喝两口,就重新把养剑葫挂在腰间,伸手讨要后者手里的。
姜芸随手递了过去,想了想,说道:“等我们去了中土神洲,我就带你去见我师父一次,管他老人家再要点。”
宁远往嘴里灌下一口,问道:“老掌柜把黄粱福地搬去了中土?”
姜芸点点头,“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就是以前剑气长城还跟蛮荒干架时候,去往倒悬山的仙家修士,络绎不绝,生意总归是有一些的,可现在不一样了,留在那儿,一年到头都见不着人,没必要。”
宁远好奇道:“黄粱福地,到底是个什么存在?老掌柜所做之事,对他来说,又有何意义?”
这大概是所有去过酒铺的修士,最大的一个困惑了,自古以来,酒铺的黄粱仙酿,都从不对外出售,只接待所谓的“有缘之人”。
多是武夫,毕竟黄粱酒水,也最为增补体魄,虽说宁远一路走来,喝的都是姜芸的半吊子忘忧酒,可数量上去了,也导致他的体魄,不下于任何一位金身境武夫。
宁远的武道修为,自始至终,都没有着重修炼,但就是极为坚韧,这也是在以往经历那么多惨烈厮杀,负伤过后,他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的缘故。
姜芸摇头又点头,“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师父从不跟我说这些,不过师弟许甲倒是在我的逼问……询问下,说了点不为人知的秘辛。”
“比如将来的某一天,一旦酒铺的酒水彻底卖完,黄粱福地破碎之后,师父就能破开飞升境瓶颈,合道十四境。”
宁远来了兴趣,挪了挪屁股,凑近些许,追问道:“合什么道?天时地利?还是人和?”
姜芸略微思索,“应该是人和吧?毕竟到了那时候,福地都碎了,师父也没有地利一说,天时就更不用想。”
宁远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什么,男人继续喝着酒水,看向水中的一轮微漾明月。
江清月近人。
姜芸百无聊赖,提起裙摆,微微晃荡双腿,歪头问道:“想什么呢?”
宁远咧开嘴角,不假思索道:“想摸你大腿。”
姜芸立即用胳膊肘怼了他一下。
宁远龇牙咧嘴,赶忙摆手,笑道:“没有的事,我其实在想以后,比如离得最近的,就是当我返回神秀山,该怎么跟秀秀说。”
“此外,还有跻身上五境,也是重中之重,身为大骊的镇剑楼主,要做哪些事,剩下的这几年,我是否要四处奔波,拉拢些同道中人,到时候镇妖关建成了,一同前去,才不至于寂寞。”
姜芸想要伸手挽住男人的胳膊,只是到底还是没有逾矩,两手撑住栏杆,仰头看天,轻声道:“别怕,我会陪你一起的。”
顿了顿,她又说道:“宁远,其实你可以不用去的,这儿是浩然天下,又不是你的家乡,于情于理,都轮不到你来。”
男人笑问道:“那不然还真让你来?”
宁远缓缓摇头,“先不说前往镇妖关,是国师大人早就给我铺好的路,就算没有,我也要自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