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新的方向 夸张的计划(2 / 2)
“金融巨头凯雷、3.75亿美元收购85%股权,就算徐工经营不善、陷入危机,也不能这么贱卖吧?”
“我是这么想的,正好利用这个契机,整体收购徐工,然后再利用我和三井老头在小松重工方面达成的协议,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重工、一家和小松重工的合资工厂。
同时在徐工优势产品起重机、装载机、挖掘机发力。
利用小松重工的技术优势,在破碎机等矿山设备,甚至包括矿山的环保设备发力,优先满足我们自有矿山的需求,在让徐工慢慢的仿制学习。
同时还可以成立一个重卡部门,国产的重卡这几年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和斯堪尼亚这些相比,太过注重实用性、太过注重性价比。
面对国内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甚至以后随着京东走出国门,物流走出去之后,对于重卡的需求还会增加。
我们先仿制、用自己的需求量养活公司,再谋求发展和超越。
虽然投资很大、周期很长,但这又不像大鹏航空,一来技术难度、专利壁垒没有那么夸张,二来我们自己的需求就很庞大。
这也是我综合考虑之后,决定进入这三个行业的原因。”
“那这个农机呢?”
“玄武农场虽然很大,但也没必要配套一个农机企业吧。”
两位大总裁同时翻着白眼质疑男人。
“嘿嘿,现在这么大的规模,不代表以后也是这么大的规模,刘高官已经在黑省开始推广大农场计划,准备先把那些国营农场合并,采用玄武农场的模式。
后期甚至会从农民手中收购土地,把整个黑省两亿多亩的耕地全部按照大农场的模式运营。
你们想一下,这是多么大的市场,如果搞成了这就代表着国内的农机市场将要天翻地覆的变革。
对于大型农机的需求将会急速增长。
甚至我都考虑,如果这个重工也放在彭城的话,加上汽车集团,足以在苏北带动直接就业几十万。
加上上下游的产业链以及配套服务的就业人口,起码以百万甚至数百万级别。
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在苏北平原同样搞大农场的规划。”
姜姝鹓和东方青鸾同时倒吸一口凉气,一脸惊诧的看着近在咫尺的男人,真不知道这个男人的大脑中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怎么人和人之间的想法差距能这么大呢?
甚至说,你这想法是人类能产生的想法吗?
“这就是你放弃和久保田合作的原因?”
“对,久保田主营方向是中小型农业机械,尤其是在水稻方面拥有优势。
我现在的想法是,国内农机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差距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且如果我们重工都能做好、重卡能都搞起来的话,这玩意的难度应该不大。
国内的农机企业,像雷沃之所以发展不起来,还是国内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和市场,没有地方练手,想要凭空创造出来能用的还有优势的产品,太难。”
“又是你的那个思路,先照着人家抄,满足自用,然后在慢慢追赶,如果能达到和一流企业差不多的技术,利用我们的低成本,走出去和他们竞争、冲击国际市场。”
“没错,就是这个思路。”
“那你这是准备从潍柴
“收购一家最好,毕竟从头开始太难、太慢,不过也不见得非他不可,主要是现在这些国内企业实在不值多少钱。
同时随着我们的进入,国内肯定也不需要拥有这么多的企业,收购其实对于他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