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孙霸奔逃(1 / 2)
关索麾下那一千鹰军精锐,宛如一群蓄势待发的猎豹,他们平日里专门针对箭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训练,此刻,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只见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吴军的箭雨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地袭来,那密集的箭矢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
然而,关索的鹰军却配合得极为紧密,宛如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五百鹰军士卒手持砍刀,在箭雨中灵活地舞动,那砍刀划出的道道寒光,精准地拨打着一支支箭矢,为身后的战友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与此同时,剩余的五百士卒如猛虎下山般,趁着这短暂的掩护,迅速冲向吊桥。他们眼神坚定,步伐矫健,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
到达吊桥后,他们毫不犹豫地挥起手中的砍刀,朝着绳索狠狠砍去。五百人齐心协力,那砍刀与绳索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
在众人的奋力砍杀下,吊桥上的所有绳索很快被砍断,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吊桥如一条巨龙般轰然落下,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大地都撼动。
而张遵等四将率领的骑军,早已在一旁蓄势待发。吊桥刚一落下,他们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上去,瞬间就冲上了吊桥。
他们迅速将手中的手弩对准城头的吴军,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杀意。随着一声令下,骑射发动,刹那间,弩箭如暴雨般向城头的吴军倾泻而去。那密集的箭雨,让城头的吴军无处可躲。
很多箭矢射在了一万盾牌手举起的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但仍有不少箭矢通过间隙,射在了后面的四万弓箭手上。中箭者纷纷惨叫着掉地,那惨叫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整个下邳城的上空。
张遵四将的十余万兵马如潮水般迅速驶过吊桥,冲入南城门内。他们沿着台阶,如猛虎般向城头攻击前进。
此时,赵广正率领着麾下的几千神箭军与周鲂的两万弓箭手展开激烈的对射。赵广的弓箭手们训练有素,个个都是百发百中的神射手,他们的箭术精准无比,每一箭都带着致命的威胁。
然而,周鲂的两万弓箭手人数占优,又居高临下占据着地理优势,前面还有五千盾牌手掩护,这使得赵广的弓箭手们被阻拦在台阶下,寸步难行,仿佛陷入了一片泥沼之中。
随着张遵四将的十余万兵马涌入南城门内,敌我形势瞬间逆转。四将麾下的十余万兵马纷纷将手中的手弩对准城头的吴军,一时间,弩箭如飞蝗般射向周鲂的人马。
那箭雨密密麻麻,让人眼花缭乱。很多箭矢通过盾牌的间隙,射中了后面的弓箭手。周鲂的人马死伤惨重,惨叫声和哀嚎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城头陷入了一片混乱。
这时,后面的刺史程喜和田豫将军率领的二十二万兵马也如狂风般快速驶过吊桥,与城头的吴军展开了激烈的对射。
城头周鲂的盾牌手和弓箭手被前后夹击,顿时陷入了绝境。他们渐渐支撑不住,防线开始崩溃。
周鲂见双方兵力相差实在太悬殊,为了不使麾下的人马全军覆没,只好忍痛下令从左右两侧向东城门和西城门方向撤退。
关索和赵广率领麾下的兵马迅速占领南城门的城头,他们如忠诚的卫士般守护着太上皇的安危。
而刺史程喜率领麾下十一万兵马冲上城头,紧跟着一路败逃的吴军向东城门追去,那马蹄声如雷,扬起一片尘土。
田豫将军率领麾下十一万兵马冲上城头,紧跟着另一路败逃的吴军向西城门追去,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
张遵四将率领麾下的八万兵马直奔北城门而去。田英见南城门已被控制,便留下赵广率领麾下的两万神箭军坚守南城门,自己亲率麾下的六万兵马与关索的两万兵马一起,如猛虎般向城内冲去,欲尽快占领下邳城主将的府衙和控制城内各交通要道。
话说孙霸下令撤退后,心急如焚,急忙与麾下的众将在亲卫队的护卫下,向北城门方向疾奔而去。
孙霸心里很清楚,事已至此,与汉军拼杀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为了保存实力,他决定全军尽快从北城门撤离,向北奔驰十里后,又向西奔驰五十里,然后再向西南方向,直奔取虑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