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轲比能归降(1 / 2)
在那苍茫的北疆大地上,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下来。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似是无数野兽在低吼。
突然,一阵熟悉的声响如惊雷般在空气中炸开:“大汗!我们又见面了,此次你们已经被我军团团包围,负隅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我答应你的九擒九纵,也已经是第九次了,你是降还是不降?”
这声音,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地刺进轲比能的耳中。他心中一凛,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见在那跳跃的火把亮光之处,一辆精致的四轮车静静停驻,车上之人,正是老对手大汉丞相诸葛亮。
他身着一袭素雅的白色长袍,在火光的映照下,宛如仙人下凡。身旁,副都督郭淮、副将姜维以及其他将领们,皆神色肃穆,威风凛凛。
然而,最让轲比能和骨力干大为震惊的是,四胡首领竟赫然在场。无需多问,便已知晓,这四人已然投降了诸葛亮。他们的眼神中,早已没有了昔日的桀骜不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诸葛亮的敬畏与臣服。
轲比能环顾四周,只见诸葛亮和众将身后是全副武装的盾牌手,他们手持巨大的盾牌,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堡垒。
紧接着是弓箭手,弓箭手们则张弓搭箭,箭在弦上,随时准备发射;再后面是重装步兵,他们身披厚重的铠甲,步伐整齐而坚定;
最后是全副武装的骑兵,他们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如炬,威风凛凛。而在最前方,四百架诸葛连弩整齐排列,弩箭和箭矢均已上弦,犹如一头头蛰伏的猛兽,只等诸葛亮一声令下,便要将轲比能的人马全歼。
轲比能心中明镜似的,自己与诸葛亮九战九败,已然拼尽了全力。如今,四胡首领也已投降,自己势单力孤,再无与诸葛亮争斗的能力。
他望向身旁的骨力干,只见骨力干也是一脸的凝重,显然也清楚目前的形势。骨力干微微颔首示意,轲比能见状,心中长叹一声,仿佛将多年的疲惫与无奈都随着这一声叹息吐了出来。
随后,他缓缓跪地,声音低沉而诚恳地说道:“丞相,天意如此,我轲比能愿意投降大汉,从此以后臣服大汉,世世代代永不反叛,感谢丞相九擒九纵之大恩,永生难忘!”
诸葛亮见状,连忙起身,从那精致的小四轮上快步走下,几步便来到轲比能身前,双手将他扶起,说道:“大汗真心归降我大汉,不愧我孔明的一番苦心啊!”说罢,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轲比能为了感谢诸葛亮九擒九纵的大恩大德,在与诸葛亮沟通之后,决定在阴山的山顶修筑一座九丈高的祭天台。
诸葛亮在征求太上皇田英的同意后,决定在此台上宣读太上皇册封大汗轲比能为北疆王的诏书。
时光匆匆,祭天台终于完工。这一日,诸葛亮率领众将和麾下的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阴山下。
抬眼望去,阴山之巅,云海翻涌,如怒涛般汹涌澎湃,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变迁。
诸葛亮身着一袭白袍,胜似雪般洁白,他静静地立于九丈高的祭天台前,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沉稳而庄重。台下,五胡首领匍匐在地,如星斗拱卫着明月,彰显着对诸葛亮的敬畏与臣服。
山风呼啸而过,卷起轲比能那褪色的狼头战旗,与汉军玄鸟旌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奇异而壮观的图腾。山下,三十万各族儿郎纷纷卸甲弃兵,他们的脸上,既有对战争的厌倦,也有对和平的渴望。
“北疆王,请登台。”诸葛亮的声音,穿透云层,在山谷中回荡。
轲比能赤足踏上那冰凉的玉阶,每一步都仿佛踏碎了旧日的荣光。他望见祭天台四角的青铜鼎中,燃着汉家与鲜卑的混合香料,青烟袅袅升起,竟化作并蒂莲形状,仿佛是胡汉两族友好融合的象征。
当轲比能登上最后一阶时,诸葛亮缓缓地打开手中的诏书,朗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太上皇诏曰:夫天下大势,和为贵也。昔高祖定鼎,光武中兴,皆以德化远人,怀柔万邦,遂致四海归心,八方来朝。
今北疆轲比能,本为胡虏之首,率众扰边,涂炭生灵,朕心恻然。幸赖丞相诸葛孔明,忠智冠世,谋略超群。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志在安邦定国,抚绥边夷。于北疆之地,与轲比能九战九捷,然丞相仁心宅厚,不忍多杀,每擒必纵,欲以德感其心,以恩化其顽。
轲比能感丞相不杀之洪恩,幡然悔悟,诚心归降。其言辞恳切,态度恭谨,愿永为汉藩,共御外侮。此乃天佑大汉,神助圣明,实乃可喜可贺之事也。
今丞相上表,请封轲比能为北疆王,以安其众,以固边疆。朕思之再三,以为丞相此议,深合朕意。
北疆之地,广袤无垠,胡汉杂处,若能以恩信结之,则边境可宁,百姓可安。故特降诏曰:封轲比能为北疆王,赐以金印紫绶,冠冕衣裳。望其恪守臣节,忠于大汉,抚绥其民,勿生叛乱。
同时,朕亦望汉胡从此以后,亲如兄弟,和睦相处,通商互市,交流文化,再无战争之患,共享太平之福。
北疆王当明鉴朕心,共襄此盛举,以成万世之功业。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太上皇田英
平昊元年十月十六。”
话音刚落,轲比能伸出右手放在胸前,低头恭敬地道:“谢陛下隆恩!”
诸葛亮深知胡人的礼节,没有按照汉人的礼节来要求轲比能,于是点点头,从长袖中拿出一卷帛书,缓缓展开。
只见那帛上用汉隶与鲜卑古篆并写:“天设山河,胡汉同脉;今封尔为北疆王,永镇朔方。”
轲比能的瞳孔骤然收缩,只见那帛书右下角,赫然盖着大汉天子玉玺与鲜卑萨满金印!
诸葛亮捧起那鎏金错银的北疆王印,印钮雕着交颈的天鹅与苍狼,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胡汉两族的和谐共生。
轲比能双手接过时,发现印底除“汉北疆王”四个字以外,竟然还刻着鲜卑古语:“以血为盟,以山为誓”。
台下突然传来鲜卑第一勇士骨力干的惊呼。只见印匣底层暗格弹开,露出半卷《汉书·匈奴传》与鲜卑萨满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