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长江血战(1 / 2)
在那波澜壮阔的长江之畔,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正激烈上演。
吴军士卒们原本还妄图负隅顽抗,可当他们瞧见眼前局势急转直下,心中那股斗志瞬间如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
只见魏军阵营中,司马懿神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目光扫过战场,而后一声令下,声音沉稳而威严,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刹那间,早已严阵以待的诸葛连弩手们纷纷扣动扳机,只听得“嗖嗖嗖”的破空之声不绝于耳,密集的弩箭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地射向吴军。
那些跑在后面的吴军士卒,还未反应过来,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弩箭射中。有的士卒被弩箭贯穿胸膛,惨叫一声便直挺挺地扑倒在地;有的士卒则更为凄惨,竟被弩箭接连穿透数人,就像一串糖葫芦般,鲜血顺着伤口汩汩流出,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被射中的士卒们发出阵阵惨叫,那声音撕心裂肺,在战场上回荡,令人毛骨悚然。很快,地上便血流成河,那些中箭的士卒们挣扎了几下,便气绝身亡,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惨不忍睹。
司马懿见此情景,微微侧身,冲身旁的司马昭轻轻点了点头。司马昭心领神会,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他猛地挥舞起手中的令旗,那令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战斗的号角。
随着令旗的挥动,早已准备就绪的五百艘艨艟和两千艘走舸如离弦之箭般纷纷冲上对岸。船上的弓箭手和盾牌手们训练有素,他们迅速而有序地跳下船只,呐喊着向吴军发起冲锋,那气势如排山倒海一般。
与此同时,燕王曹宇这边的十万人马也没有丝毫懈怠。按照之前与司马懿精心商议的战斗部署,曹宇沉着冷静地指挥着。
只见投石车缓缓转动,一块块巨大的石块和装满火油的陶罐被高高抛起,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然后狠狠地砸向吴军阵营。
石块砸在栅栏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栅栏被砸得摇摇欲坠;砸在地上,瞬间砸出一个大坑;砸在吴军士卒身上,更是非死即伤,惨叫声此起彼伏。
而那些装满火油的陶罐,遇到坚硬的物体便迅速碎裂,里面的火油四处飞溅,有的顺着栅栏往下流淌,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火线;有的则在人群中炸裂开来,溅得吴军士卒满身都是。
士卒们惊慌失措,四处躲避,尖叫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一片混乱。
紧接着,五百艘艨艟和两千艘走舸也迅速靠岸。趁着吴军败逃之际,魏军士卒们士气大振,全力追杀。
吴军这边,太守凌封和陈修率领的五万兵马,面对司马懿和曹宇二十万人马的全力攻击,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在对方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下,凌封和陈修深知大势已去,为了保存实力,他们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后撤,准备去与公子孙和的五万人马会合,然后从暗道中逃走。
而在长江的另一侧,汉军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魏延和文聘率领十五万兵马,如猛虎下山般从长江的左侧岸边抢滩登陆。关统和满宠也不甘示弱,率领十五万兵马从长江的右侧岸边同时抢滩登陆。
大将军诸葛瑾与副将诸葛恪深知责任重大,他们率领十万兵马在长江沿岸的左侧严阵以待,全力抵御魏延和文聘的进攻。
大都督陆逊与副将吕霸则率领十万兵马在长江沿岸的右侧,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死死地抵御着关统和满宠的进攻。
魏延和文聘各自站在一艘高大的楼船上,指挥若定。他们目光坚定地望着对岸的吴军,而后果断下令。
只见全副武装的楼船和两百艘斗舰缓缓驶向岸边,当进入投石车的抛掷范围内后,两人当即下令:一艘楼船和一百艘斗舰上的投石车专门抛掷石块,另外一艘楼船和一百艘斗舰则专门抛掷装满火油的陶罐。
与此同时,一千艘艨艟和三千艘走舸上的弓箭手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将普通箭矢全部更换成火箭。
随着一声令下,石块、陶罐和火箭如狂风暴雨般一齐向对岸发射。石块如流星般砸在栅栏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栅栏被砸得剧烈摇晃,摇摇欲坠;砸在地上,瞬间砸出一个大坑,尘土飞扬;砸在吴军士卒身上,顿时血肉模糊,非死即伤,惨叫声不绝于耳。
陶罐遇到坚硬的物体后迅速碎裂,里面的火油四处飞溅,如同一条条火蛇在战场上肆虐。
有些火油顺着栅栏往下流淌,瞬间点燃了栅栏;有些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形成了一片片火海;有些则在人群中炸裂开来,溅得吴军士卒满身都是,士卒们惊恐地四处躲避,尖叫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