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白鹰独一份?(1 / 2)
楚门点了点头,对约翰和高卢这两个平日里自视为贵族的欧罗巴老炮的反应还算满意。
最后他问出了那个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那么,我们那位不太听话、但最近表现得很能干的南洋小朋友呢?
张弛和他的将军们,对这两朵蘑菇云有什么看法?
这能让他们在爪哇问题上,或者在其他方面,变得更…通情达理一些吗?”
格罗夫斯中将这次摇了摇头:
“大统领,关于南洋的情报相对有限。他们公开表示支持使用一切手段尽快结束战争。
但以张弛此人过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和其国内快速发展的工业科技实力来看…单纯的威慑,恐怕效果有限。
他们更可能将此视为一种必须尽快弥补的、决定性的技术差距。”
“差距?”楚门微微扬起下巴,一种掌控绝对力量的自信流露出来,“那就让这些愚蠢的小朋友们自己意识到这差距有多大,多难以逾越吧!”
他看向格罗夫斯,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格罗夫斯将军,曼哈顿计划的保密等级,足以保证我们的垄断地位吧?毛熊,还有曾经和我们合作的约翰人,他们想靠自己仿制出这东西,难度有多大?”
格罗夫斯坐直了身体,语气充满了笃定:
“大统领,保密工作我们做到了极致。
至于仿制…事实上,包括汉斯人的如海森堡团队、鬼子仁科芳雄的NI研究在内,多个国家在战前和战争中都在进行原子能和核裂变的基础理论研究。
例如,海森堡最初甚至错误计算了铀-235的临界质量,导致了他们的项目延误。”
他顿了一下,看楚门似乎没有对这些技术性的词汇表露出不耐烦,才继续道:
“但是,从理论到实战武器,隔着巨大的鸿沟。
浓缩铀的工业规模生产、内爆法的精确设计、复杂的起爆系统…
这些都是地狱级别的难题。
以毛熊目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工业基础和科技人才储备,以及约翰人同样捉襟见肘的战后经济来看…”
格罗夫斯做出了那个载入史册、却最终被证明是严重误判的预测:
“在我看来,即便他们倾尽全力,想要独立研发出可供实战的原子弹,至少也需要…
恩,8到10年的时间。”
办公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放松的吐气声。
“8到10年…”楚门重复着这个数字,脸上露出了笑容,“也就是说,我们至少有8年的时间,可以绝对领先了?
看来,我应该给我们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教授,颁发一枚足够分量的勋章。”
“事实上,大统领。”格罗夫斯补充道,“在洛斯阿拉莫斯,爱德华·泰勒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经有了一些…更具突破性的想法。
关于一种基于核聚变原理的、理论上威力远超裂变弹的超级超级炸弹的初步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