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高卢慌了(2 / 2)
整个高卢的工业生产仅恢复到战前一半的水平,铁路网支离破碎,农田荒芜。
通货膨胀如同脱缰的野马,法郎急剧贬值,工人要求提高待遇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
戴将军和他的政府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好消息”是,凭借战时贡献和大国地位的惯性,高卢勉强挤进了新成立的联合国安理会,成为了常任理事国之一,至少在法理上重返了大国行列。
但这顶王冠,此刻显得如此沉重而刺眼。
就在八月,戴将军还面临了一个极其艰难且充满象征意义的抉择。
是否批准对89岁高龄的维希政权元首、同时也是一战英雄贝当元帅的死刑判决?
最终,戴将军出于复杂的考量,包括贝当在一战时的卓著功勋,以及40年贝当曾对当时呼吁抵抗的戴将军做出的死刑判决实际上并未认真执行,动用了总统特权。
他将贝当的死刑改判为终身监禁。
这个决定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人赞其体现了高卢的宽容与对历史的尊重,也有人抨击其为对妥协主义的纵容。
戴将军愁啊。
内政外交,千头万绪,如同一团乱麻。
而他,偏偏又是一个胸怀“让高卢雄鸡重新君临欧罗巴”野心的领袖,现实的困境与理想的鸿沟,让他倍感压力。
然而,一个新的、更具冲击力的坏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敲碎了花都清晨短暂的宁静。
在国防部一间略显陈旧、墙皮有些剥落的会议室内,气氛降到了冰点。
刚刚从BBC和部分白鹰官方渠道获悉的、关于超级炸弹在广岛和长崎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简要报告,在长桌周围颤抖的手指间传阅着。
纸张发出细微却刺耳的沙沙声。
“上帝啊…一枚炸弹,仅仅一枚炸弹,就能摧毁一座城市…”
说话的是老将军阿尔方斯·朱安,一位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证明过自己勇气的军人,他曾经历过敦刻尔克撤退的绝望,见识过战争的血腥,但手中报告所描述的景象,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他声音干涩,带着恐惧:“这…这简直是魔鬼的武器,是对上帝权柄的亵渎。”
“汉斯刚投降没多久…我们百废待兴,国库空空如也…”
经济与财政部长勒内·普利文面色苍白,他负责的是重建这个烂摊子,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如果…如果白鹰将来某一天,用这种武器来…来‘说服’我们接受某些条件,我们拿什么抵抗?我们刚刚重建的军队吗?在这种毁天灭地的力量面前,任何常规力量都如同纸糊的玩具。”
“我们必须立刻向白鹰寻求澄清,寻求明确的核保护伞。”
接话的是外交部资深官员乔治·皮杜尔,他的语气急促,带着明显的慌乱和一种急于依附强权的倾向。
“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使用这种力量的原则和底线,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
显然,比起相信坐在首位的戴将军能带领高卢走出困境,他们这一派更倾向于直接向白鹰寻求庇护和指引。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无力感和深深的恐惧。
刚刚从纳粹铁蹄下获得解放的高卢,尚未舔舐完伤口、站稳脚跟,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拥有神祇般毁灭力量的盟友,或者说,未来的潜在主宰?
这种不确定性,比面对一个明确的敌人,更加令人窒息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