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苏江的问题。太孙的喜好!(2 / 2)
只有工作很辛苦,或者压力很大,又或者需要思路的时候。才会来一根儿。
都是属于那种,家里管得严,老婆盯得紧的那种。
李墨白没有家里人了。
但是架不住老婆多!
不过李墨白心里的想法是,这天下还有峰哥觉得压力大的地方嘛?
怕是比较难找啊。
至于说让峰哥觉得难办的事儿。
李墨白心中苦笑。
几乎没有!
“墨白,你确实很有经商天赋啊。”
“先是稀土上的,帮着国家大赚了一笔。”
“你们山河集团在浙江搞了个鞋服厂,我还去厂里实地调研过。”
“整的确实不错。即使在当地都算是明星企业了。”
“工资待遇,企业管理上面,在国内的同行企业中,都算是第一流的!”
“还能吸引到一部分。苏江籍的打工人。这是很难得的。”
“一般来说,苏江的工人,很少去外地打工的!”
听到这话的李墨白,还是略微有些惊讶的。
但是随即又恍然大悟。
不出意外的话。
峰哥口中的,这苏江籍的工人,应该是苏中,苏北的吧。
苏南五市的政策,工业各方面都不错!
基本上。除了比一线大城市,比如中海之类的逊色一些外。
秒杀龙国绝大多数的城市的。
所以苏南五市的劳动力,基本上是不需要外出务工的。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厂上班。
苏江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苏中和苏北八个城市。
苏中的通扬泰三市,又要比苏北五市稍微好一点基本上。
但是现在,苏中三市劳动力,尤其是乡镇农村的,外出务工也非常多。
当然了。
毕竟苏大强。
从90年代开始,大批量的外出务工。
差不多,苏中三市的60后,70后的青壮劳动力们,也就外出务工到10年,最多15年左右!
基本上家里,农村楼房有了。城里三室两厅的小区房也有了。
子女也供出来了。
子女的小汽车,人生大事也差不多解决了。
同时家乡就发展的不错了。
也可以走苏南的老路,在家门口工作了。
算是用一代人的辛苦付出,任劳任怨,为小家庭,打下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物质基础。
不说是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吧。
但是下限也是大幅度提高的。
而且,自己也不会停止劳动。
只要还干的动,要么帮着带孙子孙女,要么找个保安,保洁,帮厨的活儿,接着干!
江浙一带,所谓的富裕,真的都是60后,70后这一代人拼死拼活干出来的。
他们是真的对子女有奉献精神的。
自己吃糠咽菜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一定要把子女给供出来。
不能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相比之下,苏北五市受限于政策,还有土地红线。
很多青壮劳动力,哪怕到20年,25年,还是要外出务工的。
苏江的经济总量确实很高,但是苏南苏北的差距也是真的明显。
夹在苏南和苏北中间的苏北,经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教育一枝独秀。
可以说很卷。
但高考成绩确实亮眼。
严格来说,峰哥就是祖籍苏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他们其实去苏中秦州次数并不多。
反倒是回绩溪!
一般来说,按照龙国的传统观念,祖籍是往上追溯三代。
也就是说你爷爷在哪里出生哪里就算你的祖籍!
(兄弟们看的爽就行啦。需要出场的兄弟留下大名即可!咱们起步副部级。喜欢关注一下我作者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