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一个人不能赚尽天下的钱(1 / 2)
次日吃过早餐,陆策就和苏珊娜与梅卉卉一起,商量怎样开发澳洲的护理机器人市场。
大家都赞同澳洲这地方人口不多,只适合销售产品,没有必要建立生产厂。
但分歧也很明显,苏珊娜坚持由汤姆国的富力机器人公司在这里设立一个分公司就够了,将来这里就是美洲市场的一部分。
梅卉卉则坚持这里应当设立一个独立的销售公司,这是她海外销售公司的重要拼图。
两个人谁都无法说服谁,就此作出决策执行起来必定不顺。
陆策说:“我们分头做些市场调查再说吧。”
……
苏珊娜早就按汤姆国的销售传统,通过查官方统计数据、委托调查助理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机器人潜在需求数量。
得出的结果是,全澳洲只有8000台护理机器人的销量。
……
梅卉卉是第一次真正接触线下销售,没有多少经验。出发前问陆策,“从哪儿着手?”
“要不问问你的副手李本泉?”
“一个‘神棍’能有什么高见。”
“从尊重人的角度听听他的意见也行啊,至于有没有高见再说。”说完领着“莱子一号戊”出去了。
梅卉卉耐着性子给李本泉打电话,李本泉一听就明白,陆策已经准备让梅卉卉离开公司管理层,把公司的市场销售全权委托给自己。
陆策的信任让李本泉心里一阵发热,把自己最纯熟的销售办法告诉梅卉卉,“梅总,您先找个典型的社区,再找个有社会影响的人现场体验护理机器人的护理,再把体验情况和公司的媒体广告一起,在当地媒体上播放,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
不过,陆总就在您身边,他比我更有办法……”
梅卉卉有些恼火,“啥意思?你们俩互相吹捧上了?”
她憋了一口气,我偏不按你们的方法来。
梅卉卉重新翻阅了她留学时的《市场营销学》教科书。
调查官方统计数据的老年人口数量……
向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护理需求……
这和苏珊娜的办法大同小异。
结果也可想而知,全澳洲护理机器人销售市场也就只8000台左右……
……
三天后,三个人在一起汇总调查结果,苏珊娜和梅卉卉异口同声地说:“澳洲最多能卖8000台护理机器人……”
陆策问:“根据是什么?”
梅卉卉抢着说:“我去悉尼耶大学资料室,查过全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又向本地社区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理需求,据此测算出有潜在护理需求的老年人口数量……”
苏珊娜恼了,“你模仿我的调查方法,很可能还剽窃我的调查结果。
哪有这么巧,结论都是8000台?”
“苏珊娜小姐,我这里有原始数据好不好。我还说你剽窃我的结果呢。”梅卉卉不服气。
“梅,我出钱专门找了个研究助理史蒂文森,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构建了专门的研究模型,做了快半个月才得出结论。
你才来了三四天,就得出结论,不是剽窃是什么?”
“那个史蒂文森就是个骗子……”
“你怎么知道他是个骗子?”
梅卉卉不敢公开她的过往,她不作声了……
“你跟他同居过?”苏珊娜逼问道。
这触到梅卉卉的痛处,她面红耳赤叫道:“你才跟他同居过呢。不然为什么一到澳洲就找到这个骗子。”
“你真的跟他同居过?”
“你难道没有?”
“够了!”眼看就要局势失控,陆策粗暴地喝道,“有你们这样分析护理机器人市场的吗?”就此把两个即将爆发的女人从“八卦”争论拉回到了既定的主题。
他不容两个女人有反应的时间,“我告诉你们,澳洲的护理机器人、保姆机器人合并市场不少于100万台。”
苏珊娜和梅卉卉都气鼓鼓的,却被陆策的结论吸引住了:这是她俩结论的100多倍……
“不可能。”两人同声道。
“你们只知道用教科书上的办法搞市场调查,可没有调查到真实需求啊。
全澳洲65岁及以上老年人300多万。
其中约有20万人居住在养老院,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
另有30万人住在2200个养老村,占10%。
其他84%的居家养老。
我和“莱子一号戊”去了养老院、养老村,也找到了你们所说的史蒂文森,让他陪我去20多户居家养老的家庭上门调查过……
这些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体验了“莱子一号戊”的护理后,超过一半的老年人都希望购买护理机器人……
至于保姆机器人,我们调查了20多户年轻人家庭,90%希望拥有一台比“莱子一号戊”功能更齐全的保姆机器人。
全澳洲有1000万家庭,年轻人家庭约800万户,这样算下来有700万户希望拥有保姆机器人……
把养老机器人和保姆机器人综合起来年,从潜在的需求看,起码有500万台的销量,考虑到购买能力,至少有20%的潜在需求可以转化为现实需求,也就是说至少有100台的现实销量……
如果销售策略对头,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率还可以再提高……”
……
扎实又详实的数据资料最有说服力。
这个结论一下子把两个女人都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