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427章 悲愤诗

第427章 悲愤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光幕里的胡笳声,显得愈发凄切起来,苏治继续解说道,

“蔡邕亡命吴会十二载,归来之时,蔡琰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少女了。

在这十二年里,她跟着父亲寄人篱下,看尽人情冷暖,从襁褓中随父流放朔方,到逃亡路上捡拾散落的竹简,家道中落的变故早已在她心上刻下深深的痕迹。可命运从不会因苦难而怜悯,属于蔡琰的劫难,才刚刚拉开序幕。”

【等到蔡邕亡命生活结束时,蔡琰已经十三、四岁了。

家庭突然的变故对她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可命运从不会因苦难而怜悯,属于蔡琰的劫难,才刚刚开始而已。】

【这一年,蔡琰十六岁,正值豆蔻年华。

她的才名早已不胫而走,洛阳城内无人不知蔡伯喈之女精通音律、博览群书,

甚至就连远在漠北的匈奴部落,都有“蔡氏有女,才貌双绝”的传闻。

可这份才名,却给她招来了祸端。

彼时,蔡邕被董卓强征为侍中,虽身居高位。

董卓听闻蔡琰的声名后,几次在朝堂上暗示蔡邕,欲将其女纳入府中为妾。

无奈之下的蔡邕只好暗中修书一封送往曹操,希望曹操能够帮助自已。

蔡邕与曹操亦师亦友,早年曹操常来蔡府求学,两人探讨书法音律,交情深厚。

蔡邕知晓曹操足智多谋,唯有他能在董卓眼皮底下办成此事。

送给曹操信中的大致内容,便是让曹操尽快做主,安排蔡琰嫁给一位叫卫仲道的年轻人。

卫仲道是卫青的后人,与蔡家自然是门当户对,而且卫仲道也早已对蔡琰仰慕许久。

这封密信由心腹家丁连夜送出,绕过董卓的眼线,辗转送到曹操手中。

曹操展开锦帛,看完信中内容,指尖止不住有些微微的颤抖。

他将信笺按在案上,沉默良久,最终提笔回信,应允即刻安排婚事。”

“蔡琰却有些不太情愿,因为她从未见过卫仲道,只是偶尔听父亲提及此人品行端正、学识尚可。但为了不被董卓霸占,蔡琰也只好认命,无奈出嫁。”

蔡琰的世界里。

董卓猛然暴怒而起,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案几,酒水、肉块顿时洒落一地。

“好你个蔡邕!好你个曹操!

本相待你们不薄,你们却暗中勾结,坏本相好事!”

一旁的李儒连忙上前劝慰,却被董卓一把推开。

【卫仲道身材高大,面容方正,长相确是一表人才。

婚事传开后,洛阳百姓无不称道,皆言这是才子配佳人的美满姻缘。

成婚之后,卫仲道对蔡琰也算是敬重有加,从不干涉她读书写字,还特意为她收拾出一间书房,添置了新的笔墨纸砚。

蔡琰每日与丈夫探讨经史,闲时抚琴作画,度过了人生中极为短暂的安稳日子。

可幸福的时间是短暂的。

蔡琰成婚才刚满一年,卫仲道便染上疾病,咳血而亡。

她日夜守在床前,衣不解带地照料,却终究没能留住丈夫的性命。

更让她绝望的是,她嫁入卫家一年,始终未能诞下子嗣。

卫仲道的母亲将丧子之痛尽数归咎于蔡琰,每日对她冷嘲热讽,直言她是‘克夫的不祥之人’。

起初蔡琰默默忍受,可婆婆的指责愈发刻薄,甚至在灵堂之上对她破口大骂。

几番争执之下,卫家终究容不下她,一纸休书摆在面前,逼她离开。

蔡琰跪在灵前,整理好身上的孝服。

她没有争辩,也没有哀求,只是对着卫仲道的灵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转身走出卫府。

彼时她还未满十七岁,从备受宠爱的新娘,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寡妇。

她只能独自一人,踏着残雪回到蔡府。”

“归乡不久,噩耗再次传来。

蔡邕因感念董卓旧恩,在其被杀后叹息几声,竟被王允下狱。

蔡琰听闻消息,每日奔走于洛阳城的权贵府邸,跪求众人出面营救,可终究无人敢与王允为敌。

狱中条件恶劣,蔡邕本就年迈,加之悲愤交加,没过多久便惨死狱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