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对蛊毒深信不疑?结果是环境下的产物?(2 / 2)
【一番研究之后发现,这个人中的“玄学蛊”不是什么毒,而是他心里的“巫蛊”,病因无非是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以及社会圈子的集合。】
大明时空位面。
朱瞻基疑惑不解道:“这是何意?”
“所以此人到底中没中蛊?”
“没有。”
“按后世之人的说法,此人所谓的中蛊’,就是此人自己的妄想。”
朱棣沉声回道。
看到这里,他心中也逐渐对巫蛊之说的真相有了判断:诅咒无用,本质是下毒。
其实在大明朝,对于巫蛊之术的管制更为严格。
比如《大明律》里对巫蛊的处罚就极为严厉:
“置造、藏畜蛊毒,堪以杀人及教令造畜者,斩。造畜者,不问已未杀人,财产入官,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
严厉的惩罚措施。
也就代表着统治者对巫蛊之术暗藏的忌惮。
如今从看到玄幕介绍的巫蛊之说真相后。
朱棣觉得此事也没那么神秘了。
甚至于。
他觉得这个视频的内容能被所有大明百姓看到,也未尝不是好事。
这样日后民间行巫蛊之事就有可能会减少,让民间更安定。
【另外,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这些人并不是传言中的当地圣女,而通常都是被孤立的对象,如果有人被怀疑是“养蛊者”是“猎魂者”一般都会被驱逐出村寨。】
【例如在1971年时,邓教授就碰上了一个被人怀疑是“琵琶诡”的女子,明明长相秀美、体态丰满而且是待嫁的年纪,却一直没有人上门提亲。】
【原因就是当地人怀疑她是个“琵琶诡”。】
【在当地传说中,像“琵琶诡”这类养蛊的人,一般都不能从晾衣绳下走过,因为这样会让她们现出原形。】
【于是邓教授和一众朋友就计划让这位女子当着众人的面从晾衣绳下走过,这样不就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琵琶诡了吗?】
【但让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女子不同意,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这个女子竟然也认为自己真是“琵琶诡”。】
弹幕飞出——
【这是长期心理暗示的作用吧。】
【正常,一直身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中已经被洗脑了。】
【后天环境的影响。】
……
看到这里。
历朝历代一些古人心情复杂。
类似这样的事,在他们的身边也出现过。
他们曾经对这样的说法坚信不疑。
但此刻,听了高空玄幕的这些内容后。
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有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