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鸠占鹊巢4(2 / 2)
一连数年,绍彦辰连举人功名都未能考取。
家中上下愁眉不展,祖母更是请了大师来算,说是他时运不济,命犯小人。
绍彦辰素来不信鬼神之说,只当是自己运气不佳,却从未想过,这一切都是身边人暗中作祟。
直到那日,他的书童无意间撞见,六表兄竟将一支笔杆藏着小抄的毛笔,悄悄换进了他的考篮。
这要是被考官察觉,他这辈子便再无科举之路可走了。
此事一出,全府骇然。
父亲再三逼问,六表兄却死不承认。
盛怒之下,父亲下令重责对方身边的仆从,终于有人熬不住板子,吐露了实情。
原来六表兄嫉妒绍彦辰的才名与众人的夸赞,便暗中设计,断他的科举之路。
绍家上下震怒不已,当即派人将乔彦昭送回了乔家。
母亲看着这个自己亏欠多年却心性扭曲的亲生儿子,终是彻底失望。
乔家为了平息绍家的怒火,只得将乔彦昭送往偏远寺庙清修,指望佛法能洗涤他心中的戾气。
没有了暗中作祟的小人,同年秋闱,绍彦辰一路顺遂,不仅如愿考上举人,试卷上的文章更是写得立意深远、文采斐然。
绍家与乔家皆大欢喜,大摆宴席庆贺。
席间,绍彦辰试着为六表兄求情,提出接他回来,却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宴席最终不欢而散。
而他的文章很快传遍京城,连宫中的皇帝都有所耳闻。
国子监祭酒看过他的几篇策论后,更是当面夸赞:“此子才华横溢,日后考中进士绝非难事。”
可惜,变故再次发生。
不久后,朝中众臣随皇帝前往牧场秋狩,围猎途中竟遭遇刺客行刺太子。
绍彦辰恰巧路过,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救下了太子。
可他的父亲为了掩护众人,被刺客刺中肺腑,缠绵病榻三日,终究还是撒手人寰。
皇帝感念绍父的忠勇,下旨追封其官职两级,又将原本在庶常馆坐冷板凳的兄长提拔为户部从五品员外郎。
而绍彦辰为救太子,胸口与右臂被刺客重伤,彻底错过了当年的春闱。
好在皇帝惜才,念及他的功劳与才华,亲自出了几道试题,允许他在家中静养作答,可口述成文。
又派了宫人照料他的起居,太医定期为他诊治。
绍彦辰感念圣恩,用尽毕生所学,将心中所思所想娓娓道来。
皇帝看过他的口述文章后,龙颜大悦,直呼“大才”,当即决定破格补录他为进士,召入朝中为官。
绍彦辰的才华本就在京城无人不晓,虽有朝臣反对,却挡不住皇帝下旨。
可绍彦辰却主动叩谢推辞。
只道科举乃国之大典,不愿他一己之私坏了规矩,愿待来年春闱,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
皇帝见他品行高洁、正直不阿,既有才华又有风骨,加之救过太子,对他愈发赏识,当即下旨赐婚,将公主许配给他,封其为散骑侍郎。
这官职虽不算高位,却能时常伴随君侧,简在帝心。
绍彦辰本想拒绝,甚至想说出当年换子的真相,又怕犯下欺君之罪,连累乔家。
他想弥补六表兄,便想提携他在身边做事,却不想对方早已被嫉妒吞噬,痛骂绍彦辰是“窃贼”,竟还想杀他。
见行刺不成后,六表兄彻底陷入疯狂,点燃了房间的帷幔,在熊熊烈火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绍彦辰站在火光之外,望着那片火海,久久无言。
最终,他长叹一声,提笔在绍家族谱中添上对方的名字,与自己并列,算作双生子,让这位六表兄得以认祖归宗,了却了这桩跨越半生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