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有此三遍,当可议和(1 / 2)
夏侯威听了曹操命令,转身就往外走,要去曹洪所在的帐中传达命令。
但是人还没到门口,曹操又叫住了他。
“慢!”
夏侯威回头。
曹操细一思量,立刻觉得率军回救汉中不妥。
最起码濡须坞的唐剑,和攻樊城的关羽需要解决。
然后他让夏侯威退下,对众谋士说道:
“孤今日中唐建明的诡计,三面受敌,诸公可有补救之法?”
曹操帐下谋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拱手谦让,这让曹操看得非常不爽。
于是他直接点了刘晔:“子扬,你可有计策。”
刘晔拱手说道:“丞相,臣以为,唐剑乃江外之敌,只要我军扼守合肥,他就无法寸进。”
“且唐剑仗着水军之利,才能与我军一战,而合肥以北,便是中原,唐剑的水军无利可乘,到了平原便是短处。我军却有虎豹骑之锐,擅长平原作战。如果唐剑胆敢越过合肥,那便是以彼之短,攻我之长也,其军必败。”
“而汉中则不同,如若让刘备取得汉中,他便会直扑旧都长安,并以还都长安之名号召天下,届时凉州必然反叛,天下会有一半脱离丞相掌控,此为紧要,当务之急也!”
“嗯…………”
曹操听完,陷入沉吟之中。
过了一会儿,他似乎突然想通了什么,眼神锐利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
“荆州一路,如何退敌?”
“仲达你说!”
司马懿这才不情不愿的拱手,说道:“正如子扬先生说的,汉中乃重中之重,理当先率大军救汉中,而荆州,则应派一大将,率军驰援,方可解围。”
曹操听完,点了点头。
然后又问:“那么唐建明这一路,如何处置?”
他虽然嘴上这么问,但是心里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那就是——议和!
这时,董昭说道:“回主公,臣以为,应该议和。”
曹操又瞟了一眼一言不发的贾诩,然后问董昭:“如何议?”
董昭道:“可将唐剑现今所占土地赐给他管辖,并加封扬州牧,双方互相监督退兵,则合肥可安也。”
曹操听完,照旧点了点头,说道:
“此计可行,但是唐建明,怕不会这么容易答应。”
随后曹操又端起茶杯,放到嘴边,然后瞅了一眼贾诩。
突然出声问道:“文和,众人都在献策,你为何一言不发耶?”
贾诩只得说道:“尚在思量。”
曹操放下了茶杯,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文和思量到了何计?说出来大家查遗补漏,博采众长。”
贾诩眼珠一转,这才说道:
“丞相,我认为,唐建明绝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曹操:“哦?那文和认为,应当如何?”
贾诩道:“我有一计,将徐州的淮阴、海西两个郡划与唐建明,让他退兵。”
曹操:“为何是划淮阴郡和海西郡呢?”
贾诩道:“此有三便。”
“第一,可以让唐建明的兵峰离开合肥,减少合肥的防守压力。”
“第二,徐州平坦,且无险可守,不利于唐建明的水军作战,将来丞相退了刘备之兵,要想夺回徐州,也是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