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致郁系(1 / 2)
林佳怡的恐惧,最开始源于过度的“被关注”。
当代青年大多如她一般——天亮了,挣扎着爬起来,随便吃点什么去上班,和一群毫无交心欲望的人一起,做一整天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强打精神笑对一切,本着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的想法,对所有人都保持和善温柔,待到天黑回家,一个人待着,勉强做点喜欢的事情,直到疲惫不堪,才闭上眼睛。
他们追剧、玩游戏、刷视频,他们养鱼养猫养狗,养一切喜欢的小动物。
要不然种菜养花也行。
就是不想谈恋爱、也懒得交朋友。
享受孤独,又常因孤独感到eo,以至于入睡困难。
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难以摆脱的社交隔绝。
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远离家乡,在陌生的城市里工作、生活,偶尔会想在这扎根,但大部分时候都觉得,就这么混日子也不错。
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过下去。
二十岁的时候这么过,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直到去世,照旧这么过。
枯燥,但并没有想象中乏味,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会自得其乐。
有一场戏,拍的是林佳怡的梦境。
梦里,头发已经花白的她,每天起床,照旧咬着楼下早点铺的叉烧包,骑着她的三手电动车,急匆匆往厂里赶,车把上挂着的豆浆如过去的每一天一样,一不小心就要洒出来。
工友还是那些,但每个人都老了几十岁。
一到点儿,就像机器人一样直奔流水线,熟练而又机械的做着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工作。
等到天黑,披着路灯昏黄的光回出租屋去,到了楼下,小卖部老板不再用陌生的眼神打量她,而是像老朋友那样,笑眯眯的喊她“老林”。
具象化的“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一生”,和无数个“佳怡”、“嘉怡”一样。
这场戏拍完,现场打工人纷纷破防。
明明没有讲自己,却像有无数飞刀直奔自己面门而来,刀刀催泪刀刀痛,又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
那几天,编剧沈彦彬一直没敢露面,跟导演交流,也只敢打电话,不敢打视频。
他说他玻璃心。
果然,想知道一个文化人骨子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得看他的文字,不能看他的外表。
看完这又癫又扎的剧本,谁能想到,沈彦彬会是个文质彬彬甚至还有点胆小,脸皮超薄的温柔男人呢?
顾兰溪从不打遵纪守法的同事,也几乎没对谁口出恶言过。
但她从未拍过这样不动声色,却又超级致郁的电影。
情绪波动特别大那几天,她愣是在百忙之中,抽了时间出来,对沈彦彬保持阴阳怪气的问候。
早中晚各一次,每次都掐点儿,比打卡还准时。
沈彦彬那阵子压力也大。
刚开始还能生挺着,后来干脆去了一家古寺做义工。
每天除了念经礼佛,就是下田种地,包吃包住,每天还能拿到五十块补助。
然后就开始跟顾兰溪聊佛经。
一个天天阴阳怪气,一个天天大师我悟了。
顾兰溪这才偃旗息鼓,暂时放他一马。
他倒是能躲,导演唐家荣就不行了,每天都得待在剧组,看着演员崩溃抓头发,大声喊叫抒发压力。
大概觉得那场景特别好,竟加了这么一场戏,气得所有人无语。
剧情很扎心,在服化道的加持下,还未剪辑成片,已经有惊悚片那味儿了。
戏一场场的拍,剧情慢慢推进。
哪怕看过无数遍剧本,等真正演绎出来,还是不一样的。
莫名其妙的关心,毫无边界感的示好,预判她的一切,好似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
因为未知,想象变成放大镜,将恐惧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