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小人物(2 / 2)
但在别人眼里,他已经算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企业家了,不管怎么,现在在县里本土搞企业起来的,有几个有他这样的身家呢?
李龙这一系列送车的事情搞得挺大,也就是目前玛县电视台还没搞出来新闻节目,不然的话铁定会上电视。
就连李向前也把他叫了过去问了下情况。在知道给乡里和派出所送的是拉达和嘎斯车之后,李向前就满意了。
“嗯,不错,你这事情搞得好。成企业家了,这该造福乡里的。有这么个表态,无论官方还是私底下,大家对你的看法也会好一些。”
虽然李龙自己已经成立了企业,但供销社这边并没有把他临时工的名头去掉,依然还是挂在供销社名下。
这样一来,大扫把的活让他来做,也没人有啥意见。
李龙自己也清楚,自己差不多就算是一个外包商,接了供销社的外包任务,自己做就是了。
只不过现在家大业大,和以前相比没那么大动力了。供销社以后的影响力和业务范围逐渐缩,李龙的重心自然也就不在这边上了。
不过他对李向前,对钱主任依然尊敬,自己的成长之路是怎么过来的,李龙很清楚。
李龙过来的时候还给老李带了一大包枸杞和好几枝子党参,让老李了一顿,不过李龙这是自己家地里种的,李向前就收了起来,回去泡泡看。
“不光泡着,炖鸡汤什么的也放一些,再加点党参啥的,好得很。”
对李龙拿过来的药材李向前一向是不会拒绝的。人到中年,啥玩意儿对自己好,自己都清楚。
就跟后世一样,大部分人可能年轻的时候会黑中医、不信中医,但等到过了中年,四五十岁往上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给自己平常喝的杯子里加点枸杞或者元气四宝茶啥的。
无它,根子在这里,环境这样,那玩意儿又不是真没用。
从供销社回去,李龙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然后接到了刘高楼的电话。
现在刘高楼就是他和刘山民的传话筒,从刘山民下半年传过来的信息来看,隔那个老大帝国,基层民众的情况真的越来越难过了。
刘高楼打电话是问李龙买不买挖掘机。
李龙就懵了一下。
大冬天买挖掘机?
这年头这样的机械可不便宜。
“没办法,那边这玩意儿的活难找了。大冬天的没活,这些人又要吃饭,就只能把机械卖掉。”刘高楼现在对那边的情况算很了解了,“吃饭是第一位的,饭都吃不起了,还管什么以后?”
就跟后世有些人跟吃方便面的人讨论连续吃健康不健康。
拜托,我都穷到吃方便面了,还管健康不健康?
当然,还有更穷的方式,比如煮挂面啥的,但那也得有锅有地方对吧。
条件不一样。
“啥挖掘机?多少钱?能开过来?手续全的没有?车况怎么样?”
李龙其实也是想过买挖掘机的,毕竟既然搞工程公司了,有些设备就得提前准备好。
挖掘机没有的话,上人工和其他设备可以替换,但有的话,会省事一些。
“德国货,东西是好东西,不过价格不便宜,五千美元一台,目前车况好的就两台,后面还不好。”
李龙心五千美元……倒不很贵,毕竟这玩意儿眼下算高大上的设备,国营公司有,私人企业,至少在玛县是没人有的。
而且弄出来到时把海子的淤泥挖一下也不错的。
“只能用美元付吗?人民币行不行?”
李龙觉得自己囤的美元还不够多,人民币倒是存了不少,而且目前好像也没特别能花钱的地方。
“人民币也行啊,不过比率比咱们以前约定的要高一些,得三万块钱。”
“嘿,要了,两台都要!”
三万对于李龙来真不贵。这玩意儿施工是论时算钱的!
德国货,至少应该是比较耐用的,所以李龙觉得用废之前回本再赚上一笔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行,我就给我二叔回话了。对了,这趟过去给你弄汽车还是卡车?”
“卡车吧,汽车我这里挺多,还有不少没卖掉呢。”李龙道,“卡车现在问的人很多。”
从东天山一直到西天山,山底下都有大量的煤矿。
所以玛县四周好几个煤矿在生产,对运煤的司机需求量没下来过。
买台卡车拉煤是很赚钱的,不光拉煤,运货也是一样。
这时候对超载没查那么严,货车司机可是个很吃香的职业。
所以就连李龙的那台放在收购站里用的卡车都有人在问。
再加上李龙没主动宣传,所以他现在收购站里还放着好几台汽车没卖掉了呢。
现在刘高楼一,李龙想起来了,自己完全可以去北庭电视台打个广告,在北庭日报上也打个广告,这样的话,汽车估计要不了几天就能卖完。
对了,自己也可以把需求打在广告上,到时那些生产棉鞋的企业也能和自己联系。虽然生产皮大衣的活让红光厂子包了,但鞋子就白修名那一批,想继续弄来,短时间还不行。
李龙觉得还是自己对北疆的作坊企业了解的太少,不如打个广告,这样至少能扩大一下范围,省得自己盲目去找了。
“那这趟就比较舒服了,我让二叔进来五六台卡车,然后再拉五六辆汽车,只需要雇人就行了。”刘高楼挺高兴,“二手卡车还是老价钱,你是不是还是要按人民币支付?那就一台一万五千块钱。”
非常便宜的价格,刘高楼不光往李龙这里卖,还往伊犁那边卖。
不过李龙是大客户,来多少接收多少。伊犁那边目前刘高楼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手的人。
吴永波虽然想做这么个中间商,但奈何本钱不够,就只能先打闹玩着。
商量好之后,刘高楼差不多一个星期,他就能把东西给李龙送过来。
李龙也挺开心,有这么些东西放在手里,明年在转场之前修通山里的路,李龙就更有信心了。
毕竟挖掘机和铲车都是轮式的,往山里开起来也会快一些。
刘高楼还没过来,贾天龙的电话打了过来。
羚羊角又涨价了,他希望能从李龙这里进一批羚羊角。
按贾天龙的话,他眼下周转有困难,而且以前一个出货渠道被人截了,他需要这一批羚羊角来解困。
贾天龙有困难,李龙自然要帮,他在得知对方是需要一千公斤左右的羚羊角,便让贾天龙过来拉——价钱都没问。
反正一公斤怎么也不可能低于两百块钱。
羚羊角的价格一直在稳定增长中。虽然羚羊被列为保护动物,国内肯定是不好搞了,但像李龙这样从国外搞进来的也是有的。
只不过数量不一。贾天龙的关系户里能搞到大批量羚羊角的也就李龙,所以就只会找他。
而且以双方的关系,贾天龙能保证他找李龙,李龙不会因此要挟自己。
换别人,那就不好了。
果然,他判断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