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雾海大阵!宝瓶宗方士(1 / 2)
第144章雾海大阵!宝瓶宗方士
云台县外!
日夜交替之际,天地昏暗,独行者人鬼难分。
路上不乏一些枯骨、腐尸,被厚厚的大雪覆盖。
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连野兽的踪迹都寥寥。
却有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村民背着包袱,牵着小孩,迟缓的向云台走来。
“爷爷,我饿!”
“娃儿,把裤带勒紧,勒紧肚子就不饿了。”
“哦!”
瘦弱的小孩按照爷爷所说,将裤带勒紧肚子。
可须臾,他还是抬起无辜的脸,轻松啜泣,“爷爷,还饿!”
“娃儿再忍忍,到了云台就有吃的。”
白发老汉急得声音发颤,又抬头看了看那满山皆是白雪的路。
“徐爷爷,俺这还有半个硬馒头,先让娃儿垫垫肚子吧!”
后方,一道仿佛菩萨的慈悲声音在徐爷爷耳畔响起,是同村的赵娘子,递来半个硬馒头。
徐爷爷老泪婆娑,嘴唇颤动的喊出“谢谢!”两个字。
又前行许久。
陆续有村民们受不了饥寒交迫的折磨,倒地不起。
这一倒便再也醒不来了。
娃儿的徐爷爷也倒了,死的时候放心不下孙儿,眼睛睁大,怎么也闭不上。
他临死前将娃儿托付给同村的赵娘子。
又是一段路下来,逃难的村民少了半数。
老的,小的、少的!
至于青壮年,本就没有。
好在剩下的村民被幸运所眷顾,成功抵达云台县城。
城外全是一排排简单但崭新的房子,里面有火炕,有热粥升腾白气,更有人们的絮絮轻语交谈声传来,人气十足。
“你们从哪来”
云台守军们皆以布带紧紧裹着口鼻,上前盘问。
“大人,我们是奉县的。”
“奉县,距此五百多里啊!我先领你们去方屋住下,上头有令,来云台的难民们得先在方屋待上七日,七日后才允许入外城。”
“行、行,大人,我们只求一口吃的就行。”
“诸位放心,我们云台张爷心善,早已为诸位准备了热粥,另有符水可驱寒养身!咦、怎不见青壮”
“村里的青壮都被太始叛军给拉走了。”
“唉…”
守军长叹,只是摇摇头。
这种事他近日都见惯了,甚至更惨烈的都有。
领着这些难民前往方屋,又告知些条例。
方屋是给刚来的难民们居住的,设有隔离区;另有病迁坊,则是为染上了瘟疫的百姓准备的,里面也有大夫施针、施药。
另外,病迁坊内有个年轻的小和尚。
终日盘坐,诵经将法,佛光笼罩。
诵经声为病死的百姓超度,也让剩下的病人不那么痛苦与绝望。
最初百姓们都担忧自己的疫症传染给小菩萨。
后来才知道小菩萨是有大修为的人。
并不惧怕。
“天罗神,地罗神!”
“人离难,难离身!”
“一切灾殃化为尘,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佛经声徐徐传来,在长空外回荡。
……
雾海!
此地极为神异,说是海,实则为湖。
因万顷湖面上终年泛起浓浓云雾而得名雾海。
里面伸手不见五指,连渔民们都不敢入海打渔。
雾海中有一座座孤岛悬浮,若从苍穹俯视而下,透过层层云雾,便可窥得这其中些许玄妙。
这些孤岛并非无序存在,而是被人以大神通挪动,布列成阵,使得这片雾海本质上成为一座天地绝阵。
“雾海!宝瓶宗,昔日方士修行悟道之地。”
张玉清乘鹤而来,立于鹤身,眸子俯视。
从张仲景那取得仙液方子后,他便先去了壶天山一趟,取来至清至净的天山之水,旋即来到这片雾海。
雾海自古以来就有方士的传说。
乃是曾经宝瓶宗的修行福地。
据说鼎盛时期,宝瓶宗方士上千,居于雾海,被凡俗奉为仙家宝地。
可由于朝廷屠戮方士,宝瓶宗也难逃一劫。
被大雍朝廷的人杀入福地内,许多方士战死。
后便渐渐沉寂,渺无音信。
直到现在依旧有不少武者欲闯过雾海,寻到宝瓶宗福地,可结果,都是落得個沉入雾海不知生死的下场。
也因此,雾海在凡俗眼里即是仙地,也是生死禁区,成了不可触及的地域。
“以千岛为阵眼,以雾海为阵基,以水脉为阵纹,此阵沉得上是绝世地阵。”
“宝瓶宗昔日有高人啊!”
张玉清法眼开阖,将雾海的阵势一览无遗。
这是一门典型的地阵之术,以山川地脉为阵。
偌大的雾海,皆被阵法所笼罩。
且阵中有阵。
以张玉清如今的阵法造诣,也仅能看出藏纳于雾海大阵中,还有十三道困阵、迷阵、以及九座防御大阵,八道杀伐之阵。
阵与阵环环相扣,非天人不可破阵入内。
让人叹为观止。
也不知昔日大雍朝廷是怎么破阵攻入宝瓶宗的
“三宝,这取四时之泉的任务要交到你身上了。”
张玉清不敢贸然闯入雾海绝阵内。
他只能将三宝异兽喊出,借着它破禁制、阵法的天赋入宝瓶宗福地,取来四时之泉。
只见三宝足下升起一片白云。
身上浮现一层氤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