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平安喜乐(1 / 2)
“孙先生,那飞机真的能在天上飞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问。
“能啊,”他说,“只要敢想,敢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想着想着,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呼吸渐渐平稳下来。
孙大宝端着药碗进来时,见父亲睡得安详,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他不知道,父亲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孙健的离去,像一颗石子投入阳安城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捧着白花,默默送别这位给他们带来安稳生活的“孙先生”。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穿越时空”,只知道是这位来自异乡的智者,教会了他们种出更多的粮食,造出更结实的房子,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让老人们能安享晚年。
扶苏站在孙健的灵前,久久不语。他手中握着那枚刻着“健”字的令牌,仿佛还能感受到老友的温度。这些年,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早已不是朋友,而是骨肉相连的兄弟。如今兄弟先走一步,他心里空落落的,却也明白,这是每个人都要走的路。
“你说过,人这一辈子,能做一件让自己不后悔的事,就值了。”扶苏对着灵位轻声说,“你做到了,我也做到了。阳安城会好好的,你放心。”
孙大宝与苏小宝在灵前长跪不起。他们知道,父亲(孙叔叔)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东西,早已刻进了阳安城的骨血里——那些先进的理念,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些关于信任与责任的教诲,会一代代传下去。
葬礼过后,生活渐渐回到正轨。扶苏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很多事务便彻底交给了孙大宝与苏小宝。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孙健曾经住过的院子里,看着那棵两人亲手种下的槐树,如今已亭亭如盖。
又是一年春天,槐花开了,满院芬芳。扶苏坐在树下,睡着了。就像孙健一样,他走得很安详,嘴角带着笑意,仿佛是去赴一场与老友的约定。
阳安城的百姓为两位“城主”立了一座双碑,碑上没有过多的文字,只刻着“孙健”与“扶苏”的名字,以及“阳安二主,泽被苍生”八个字。
许多年后,孙大宝与苏小宝也老了。他们的孩子们长大了,接过了守护阳安城的重担。那两枚青铜令牌,传到了孙家与苏家的下一代手中。
一个夏日的午后,一群孩子围着双碑,听一位白胡子老人讲故事。
“爷爷,这两位城主,真的能让石头变成粮食吗?”一个孩子问。
老人笑了:“不是石头变粮食,是他们教会了人们怎么把土地种得更好。”
“那他们能让房子自己长高吗?”另一个孩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