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栩栩如生(2 / 2)
在江南待了一个月,两人攒够了钱,买了两张去北方的火车票。这是扶苏第一次坐火车,看着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他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个孩子:“这‘铁盒子’比千里马快多了!”
孙健笑着说:“这叫火车,比汽车还快,能装几百人。”
“要是阳安城也有这个,调兵就方便多了。”扶苏认真地说,“从城东到城西,不用再骑马跑半天。”
孙健没接话,只是把他惊讶的样子录下来。他知道,火车或许带不回阳安城,但这份“快”的理念,或许能在那里生根发芽。
火车在黑夜里穿行,车厢里很安静,只有铁轨撞击的“哐当”声。扶苏靠在椅背上睡着了,眉头却微微蹙着,像是在梦里还在琢磨着什么。孙健看着他,忽然觉得,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个人身上的那股劲儿从来没变过——对百姓的牵挂,对故土的责任,对“更好”的执着。
他掏出手机,翻看着这些日子拍的视频:海边的彩虹,戈壁的石头,江南的稻田,还有扶苏吃面、拍戏、捏面人、追蝴蝶的样子……每一段都普通,却又珍贵。他忽然明白,他们要找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而是藏在这些日常里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火车到站时,天刚蒙蒙亮。两人背着包走出车站,北方的空气带着凉意,却很清新。远处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像极了阳安城无数个他们一起看日出的清晨。
“接下来去哪儿?”扶苏问,眼里带着期待。
孙健看了看手机里的地图,又看了看身边的人,笑着说:“往前走,总有想去的地方。”
两人相视一笑,并肩走出车站。晨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自行车的铃铛在清晨的街道上清脆地响着,像一首未完的歌。他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却知道只要一起走下去,每一步都算数。
就像当年在阳安城,一砖一瓦地建,一寸一寸地守,日子或许平凡,却因为心里的那份热望,变得滚烫而明亮。这现代的周游,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建设”?建设着记忆,建设着牵挂,建设着两个灵魂跨越时空的、沉甸甸的情谊。
北方的秋天来得早,风里带着草木的清香。两人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胡同里,灰墙黛瓦间露出一角蓝天,偶尔有老槐树的叶子飘落在车筐里。
扶苏停在一个卖糖画的小摊前,眼睛亮了。摊主正用融化的糖汁在青石板上勾勒,手腕翻飞间,一只展翅的凤凰便成型了,金黄透亮,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