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歪打正着(2 / 2)
现在边军的战斗力十分孱弱,除了一级级武官们手底下抓着的选锋家丁,正规的朝廷边军已经几乎没什么战斗意志了。
边镇的屯田早就被分的差不多了,现在的边镇士兵很多都是靠着朝廷拨的那点钱粮过活。
以朝廷现在的税收能力,许多地方偏僻的边军连饭都只能吃个几分饱,谁愿意饿着肚子给朝廷打仗?
朝廷面对北虏入侵的主要法子就是龟缩在各处险要,避而不战。
因为官军占据着险要,达虏们不敢深入,每次也就在边境劫掠一番,然后就惊弓之鸟一般带着东西赶紧跑路。
往往事后合计合计,单纯从数据来看,可能比打一仗的损失还要小。
可是如果在蒙古部落大举南下的前提下,这种战术,就彻底失去了作用。
这里很快也将成为他们的主场。
他们可以迅速的带着劫掠的东西回到部落,然后再次快速的出击。甚至有着部落的支援,他们还可以反过来利用人数优势,一个个敲掉那些各自为战,守着关隘的官军。
裴元自然不是真听胡商说有这么回事儿,而是根据历史本身的结果,胡乱编出理由。
借口是什么并不重要,裴元只是需要朱厚照意识到结果是什么样子的。
而且裴元觉得,他的这个理由可能性还真不小。
没有蒙古部落的大举南下,根本支撑不起小王子这般不知疲倦的袭扰。
裴元当即笃定的对朱厚照道,“必然如此。”
接着话题转回了户部的提案上。
裴元沉声道,“户部的提案到底有多少私心,臣不敢评价,但是臣可以断言,他们的提案歪打正着,恰好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现在的这个时间,可能是大明进行备战的黄金时期了。”
现在的大明刚刚平定了霸州叛乱,紧接着又迎来了一场堪称延续大明国运的大丰收。
现在的社会气氛稳定,粮食充足,各种物资的价格也十分平稳。
如果按照户部的方案进行备战,并且及时的利用这短暂的安稳时期,把物资支援到边镇去,那么未来的形势一定会有极大的好转。
朱厚照再次沉默了。
裴元给他说的北境的新形势让他喘不过气来,户部的步步紧逼也让他喘不过气来。
在两人的沉默中,前殿的声音清晰的传来。
“去年的时候,霸州在经历了正德六年的大地震后,又陆续出现了几次小震。这固然是天威赫赫,惩戒贼子,但当地的百姓又有何辜?如今顺天府霸州固安等七州县都因灾出现不少伤亡,希望朝廷可以免掉这七个州县今年的税赋。”
陆訚回答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大司徒所言虽当,但岂有七县之地人人受灾,各个受伤的道理?”
“朝廷免掉的税赋,未必会惠及灾伤之人。真受到灾伤的人,也不会因为免掉这点税赋就改变处境。咱家觉得税赋应当照征,然后再从中拿出一部分来,专门用来赈济灾民。”
孙交好半天没说话。
倒是费宏把话接了过去,“可以,按陆公公说的办吧。”
孙交没有答应,而是接着又道,“那直隶、凤阳等府,徐州、寿州等州县,今年遭了旱灾,又该怎么说?”
“陕西延安府遭了旱灾,西安左卫因为乏粮险些兵变,这些又该如何处置?”
“灾情如火,可等不得这些。不少百姓本就穷困,无法交得起税赋。一旦催逼生乱,恐怕朝廷赈济的钱粮还没到他们手里,就要因为征税闹出乱子了。”
“到那时,谁又能担得起责任。”
陆訚闻言没接话。
他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前提是得先把钱粮收上来,再把钱粮发下去。
那些地主豪强自然不差这点,但是真正受灾的百姓,可能就因为这么一丁点就要倾家荡产。
等到钱粮收上去,谁又能保证,这些受灾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赈济?
陆訚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笑笑道,“那就再想想,户部这么多经世济民的大才,一定能拿出让所有人满意的方法。”
孙交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像是刻意让在后殿逃避的朱厚照听清楚一般。
“能不能赈济到百姓且不说,朝廷起码要拿出个态度吧。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让那些地方生了乱子,只怕平乱的银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
朱厚照闻言越发头大。
他几乎是有些无助的向裴元问道,“裴卿,怎么办?”
边境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受灾百姓的事情也拖不得。
偏偏朝廷的府库在平定霸州之乱的时候,几乎被花了个锅干碗净。
裴元闻言,想着朱厚照眼前的处境,脑海中忽然生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
他看着朱厚照询问道,“陛下,臣想先向你打听个底,朝廷的太仓银究竟还剩下多少?”
朱厚照脸色不太好看,好一会儿,才幽幽说道,“就是你刚才听到的那些。”
裴元微怔,下意识问道,“什么?”
朱厚照以平淡的语气说道,“十万五千两。”
见裴元还没意识到,朱厚照解释道,“昨天我得到示警后,就让人去看了户部的帐,现在太仓里的存银,只有十万五千两了。”
接着又补了一句,“就是刚才孙交说要补充坝上仓场草料的那笔钱。”
裴元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孙长老可真有你的啊。
上来就是大神通啊。
太仓最后的白银,你竟然要拿去买草料。而且还故意在最开始,就这么不经意的提出来。
老子还以为你大招在后面,没想到你开局就冲阿照清空了弹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