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宫廷风波110(2 / 2)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余枝和李芳华上了马车,这时他才把步头告诉他的话说了一遍。
果然,李芳华听到说女儿受了刑,只觉得如遭雷击一般,整个人都懵了。她的身体猛地一颤,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奔涌而出,瞬间模糊了双眼。
“我的心肝宝贝啊!”,李芳华哭喊着,声音凄厉而绝望,“她还是个孩子啊,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苦呢?”,她心如刀绞,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为什么不让我去代替她呢?”,李芳华泣不成声,“我宁愿自己承受这一切,也不想让我的女儿受苦啊!”,她觉得自己的世界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未来的日子变得一片黑暗,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
余枝在一旁看着李芳华如此悲痛,心中也十分不忍。他连忙安慰道:“夫人,您先别太伤心了,事情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小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余枝苦口婆心地劝解了好一会儿,李芳华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她擦了擦眼泪,勉强止住了哭声。
余枝见李芳华稍微平静了一些,这才吩咐车夫开车。马车缓缓前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然而,马车行驶了一段距离后,突然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余枝心中一紧,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车夫回答道:“有人拦车,说是有要事相告。”
余枝心中疑惑,不知道是谁会在这个时候拦住他们的马车。他打开车帘,探出头去,目光扫过前方,寻找着拦车之人的身影。
“人在哪里?”,余枝高声问道。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人影从车头走了过来。余枝定睛一看,来人是个年轻男子,身材瘦削,面容清秀。他双手抱拳,向余枝行了个礼,朗声道:“三儿见过余管家。”
余枝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子,心中暗自诧异。他确信自己并不认识此人,于是疑惑地问道:“恕我眼生,不知道您是?”
三儿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说道:“刚刚我们还见过,余管家这么快就忘记了?”
余枝定睛细看,突然间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刚才那个从牢房里拿出东西的狱卒吗?他不禁脱口而出:“哦,原来是你啊!你不是刚刚拿……”
然而,还没等余枝把话说完,三儿便急忙打断了他,似乎生怕他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只见三儿一脸焦急地说道:“你知道就好,这是县主托我转交给侯爷夫人的信,请您务必转交给夫人。”,话音未落,三儿迅速地将一封厚厚的信塞到了余枝的手中。
余枝刚刚接住信,还没来得及细看,就听到三儿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希望您能记住。从今往后,我们就当彼此素不相识。如果以后再有东西需要传递上来,而传递的人恰好是我的话,那么就请您在出来后,到这里稍等片刻,我自然会把夫人的东西给您送来。”
说完这些,三儿根本不给余枝回应的机会,转身便一头扎进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转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余枝见状,连忙踮起脚尖,试图从人群中找到三儿的身影,但无奈人潮汹涌,他的努力最终还是徒劳无功。无奈之下,余枝只好吩咐车夫驾车离开,然后自己怀揣着那封信,匆匆返回了车中。
一回到车里,余枝便将信呈到了夫人面前,恭敬地说道:“夫人,这是刚才那位狱卒传递过来的信,请您过目。”
李芳华迟疑地伸出手,接过那封信,心中涌起一丝疑虑。她不禁想起几天前那个神秘人,同样是给她一封信,险些让她上当受骗。
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信封上时,却突然愣住了。这封信竟然用蜡封了口,而且蜡封上还印有侯府的暗记,这显然是女儿写的信无疑。
虽然说蜡封的信并非无法破解,但复原后的信封口绝对不会像最初那样自然流畅。而眼前这封信,显然没有任何被破坏或重新封口的痕迹,所有的细节都表明它仍然保持着刚封口时的模样。
李芳华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起来。
信的内容不长,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却很大。主要讲述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便是告诉李芳华,妘姝一切安好,无论是坐牢还是受刑,都不过是一场苦肉计罢了。然而,尽管如此,她们在外人面前仍需表现出悲伤的情绪,而且要尽可能地真实,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第二件事情是这样的,妘姝在姐姐居处的某个隐秘角落放置了三封信。如今,由于有了与家里沟通的方法,其中两封信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两封信,一封是给姐姐的,另一封则是给父母的。然而,那封给长公主的信却变得至关重要,它是妘姝翻盘的关键所在。因此,无论如何,都必须想尽办法与长公主会面,并将这封信亲手交给她。
至于最后一件事情,妘姝要求家里最近要频繁地外出活动,四处奔走,寻找各种门路来“拯救”她。这不仅包括寻找医生,为她提供治疗内外伤的药物,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制造声势,让人觉得她们对妘姝的伤势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但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能过度表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如果真的有御医被派去天牢为妘姝诊治伤势,那可就麻烦大了。
李芳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明白过来,尽管妘姝此刻身陷囹圄,被打入天牢,但她对于这次事件显然早已心中有数,并且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有信心能够成功脱困。
她心中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但紧接着,一股无法抑制的悲伤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顺着她苍白的脸颊滑落。
她原本打算将这件事瞒过管家余枝,以免万一有什么风声走漏出去。然而,当她将那封信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孩子受伤了,需要用些好的外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