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商谈艺术馆表演节目(1 / 2)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梦瑶和欧阳寒就准时在七点睁开了眼。昨晚睡得不错,精神饱满,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两人简单对视一眼,默契地起床换衣服、洗漱,动作利落。刷完牙后,陈梦瑶从空间里倒出两杯灵泉,递了一杯给欧阳寒。
“喝点提提神。”她笑着说。
欧阳寒接过杯子,咕咚喝了一口,顿时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脑子里也转得飞快。“这玩意儿确实比咖啡好用,早上来一口,一天都不困。”
两人下楼直奔厨房,厨房的几个下人已经忙活起来了。陈梦瑶敲了敲门框:“等会烧壶水,泡茶用。另外,中午和晚上饭菜多做点,今天有两批客人要来。”
“明白,三少奶奶。”其中一个婶子笑着应道,“要加几个硬菜不?”
“嗯,加个红烧肘子、清蒸鱼,再来个菌菇鸡汤,别太油腻就行。”陈梦瑶想了想说。
“好嘞!”
交代完厨房的事,陈梦瑶又从空间里拿出几盘精致的糕点和新鲜水果:“这些先放着,等客人来了拿一部分出来招待就行,别全摆上,放一些回去冰箱,留点晚上用。”
“晓得晓得,您放心。”下人们纷纷点头。
安排妥当后,两人去了饭厅,早餐已经备好:小米粥、白粥、炒粉,炒面、小菜、还有刚出炉的葱油饼和各种包子。两人边吃边聊,节奏轻快。
吃完饭回到大厅,沙发上一坐,欧阳寒掏出手机拨通了李晓的电话。
“喂,李晓,是我。”他开门见山,“今天得麻烦你件事——帮我招几个懂网页设计的电脑高手,最好是会前端+后台的那种,技术别太菜。”
电话那头李晓笑了一声:“又要搞新项目了?行啊,我认识几个自由职业者,技术还行。你要几个?”
“先来五六个吧,别太多。”欧阳寒说,“我发你几家店铺的资料,你拿去当考核题——让他们根据资料做个网页原型,谁做得好用、好看,我就录谁。”
“懂了,实战测试。”李晓乐了,“你还真狠,直接上手试。”
“不然怎么知道谁靠谱?”欧阳寒笑了笑,“发你邮箱了,你看着安排。”
挂了电话,他又给福利院的赵佑泽发了条信息:
“赵哥,麻烦你整理一下福利院的基本资料:成立时间、历史背景、银行账号、孩子人数,还有之前孩子们表演节目、义卖活动、去老人院探望的照片视频,都打包发到陈梦瑶的邮箱里。我们要做个公益网页,后续可能会开放捐款通道,以及公布捐款用途,还有展示孩子们在福利院生活的细节。”
没过几分钟,赵佑泽回了个“OK”加个抱拳表情包,表示明白。
这时,陈梦瑶也没闲着。趁着第一批客人还没来,她打开微信,一头扎进自己建的几个群。
第一个是她的朋友群,里面都是最近认识的好友:林宇鑫、周洛川、李明哲、丽莎、苏晴这些人,平时就爱开玩笑,但关键时刻很靠谱。
她在群里发了条消息:
“陈梦瑶”:兄弟姐妹们!紧急求助!我们准备开一家手工艺品实体店,店铺已经在装修了,现在卡在最后一步——取名字!帮我想个有特色、好记、又带点文艺感的名字呗?最好别太俗,比如“匠心坊”这种就算了……
话音刚落,群里瞬间炸了。
“林宇鑫”:哇!终于要开实体店了?我之前一个朋友还说可惜没有实体店呢,他想带孩子去体验一下亲子手工。恭喜恭喜!名字嘛……叫“指尖物语”怎么样?一听就是手工做的,还有故事感!
“周洛川”:太矫情了吧你?“指尖物语”,听着像恋爱小说。我建议叫“手作公社”,接地气,还带点集体创作的味道。
“李明哲”:你们都太普通了。既然是手工艺品,那就得有点温度。我提议——“时光手札”。每一件作品,都是时间写下的信。
“丽莎”:哎哟,文青上线了!不过我喜欢!但我有个更直接的——“拾光工坊”!谐音“时光”,又有“拾起美好”的意思,适合拍照打卡!
“苏晴”:我觉得“布落格”不错!布艺+博客,听起来就很潮,年轻人喜欢!
“林宇鑫”:哈哈哈你这是强行造词吧?不过……好像还真有点意思?
“陈梦瑶”:等等,我都记下来了,“指尖物语”、“手作公社”、“时光手札”、“拾光工坊”、“布落格”……继续继续!
她又马不停蹄地跳进另一个群——上百个手工艺人的交流群。这个群平日里讨论技法、材料、展会信息,成员大多是独立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审美在线。
她在群里发了条公告:
“陈梦瑶”:各位老师好!我们即将开设一家实体手工艺品店,现诚邀大家帮忙取个店名!要求:独特、易记、体现手工温度,拒绝烂大街的“坊”“轩”“阁”。入选者将获得我的一个红包!
消息发出不到一分钟,回复刷屏了。
“陶艺老张”:叫“素手集”如何?素手制物,纯粹自然。
“刺绣阿芳”:我喜欢“线间春秋”!每一针一线,都是岁月的故事。
“木雕师傅老陈”:太文艺了。我建议“匠有意思”,谐音“很有意思”,轻松一点,顾客压力小。
“年轻设计师小吴”:我觉得可以走国潮风——“手造江湖”!一听就有气势,还能搞联名款!
“90后漆器姑娘”:叫“慢工细活”怎么样?现在人都追求快,我们偏要强调“慢”,反而能打动人。
“匿名用户”:不如叫“未完成的手艺”?表达手工艺永远在进化,没有终点。
陈梦瑶眼睛越看越亮,赶紧一条条复制保存。这些名字风格各异,有的温润,有的俏皮,有的深沉,有的大胆。
她在笔记本电脑上建了个临时文档,把所有名字分类整理:
文艺系:
指尖物语
时光手札
线间春秋
未完成的手艺
轻松趣味系:
匠有意思
布落格
手造江湖
意境系:
拾光工坊
素手集
慢工细活
大气简洁系:
手作公社
她盯着屏幕,反复念了几遍,突然眼前一亮。
“亲爱的老公!”她喊了一声。
“干嘛?”欧阳寒刚挂完最后一个电话,抬头看她。陈梦瑶把几个名字递给他看。
“我想好了!就叫‘拾光工坊’!”陈梦瑶说。
“哦?”他挑眉,“为什么选它?我觉得‘时光手札‘也不错。”
“你看啊,‘拾光’,既是‘拾起时光’,又有‘摄影打卡’的感觉,适合传播;而且听起来温暖,不生硬。再加上‘工坊’两个字,既有手工感,又不会太土。顾客一听就知道是做什么的,又好记。”
欧阳寒点点头,若有所思:“不错……比‘指尖物语’顺口,比‘匠有意思’更有质感。而且这个名字还能延伸品牌理念——我们不只是卖手工艺品,更是帮人们拾起被忽略的生活之美。”
“对!”陈梦瑶兴奋地拍手,“而且我已经想好了宣传语:‘拾起时光,遇见手作的温度’。”
“绝了。”欧阳寒竖起大拇指,“就它了。”
她立刻在两个群里发了感谢消息:
“陈梦瑶”:太感谢大家了!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采用“拾光工坊”这个名字!特别感谢“丽莎”的创意!稍后会给你发一个红包。其他提名的名字我们也超级喜欢,未来可能用在系列产品命名上,比如“线间春秋”系列刺绣、“慢工细活”限量款木器……大家继续支持哦!
群里顿时一片欢呼:
“林宇鑫”:牛啊丽莎!隐藏的文案鬼才!
“丽莎”:哈哈哈没想到随手一说中了!请我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