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设计艺术联盟大楼(2 / 2)
“我这木屑飞得到处都是,必须要有强力排风扇!还有电锯、打磨机都要大功率插座,普通插头撑不住。地面最好贴防滑耐磨砖,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地板。”
@阿杰(现代陶艺青年):
“窑炉得单独一间房!高温危险,不能和其他人共用空间。而且得接天然气管道或者预留电窑位置,电力负荷要够。”
@王姐(草编艺人):
“我们材料都是天然植物,容易受潮,所以房间一定要干燥,最好有除湿机接口。墙面别刷漆,我就喜欢水泥原色,接地气。”
@张叔(铜雕匠人):
“熔铜车间必须在一楼或负一层,楼上承重受不了!而且要有消防喷淋系统,安全第一。”
@小林(剪纸新锐):
“我们这行占地小,但桌面要大,最好有可调节高度的工作台。窗户要大,自然光最好。至于墙……白色就行,干净清爽。”
@赵师傅(漆器大师):
“通风!通风!通风!重要的事说三遍!生漆味道大,不通风会中毒。建议每个工作室都有独立新风系统。”
一条条信息刷屏而来,陈梦瑶看得眼睛发亮,一边看一边快速记录在笔记本上,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欧阳寒凑过来看了一眼:“哇,这群人比你还专业。”
“那当然,”她笑着回,“他们是真正干活的人,不听他们的,设计出来就是纸上谈兵。”
她想了想,又在群里补充:
“感谢老师们提得这么详细!助理明天就会开始统计每位老师的工艺类型、人数、设备需求和特殊要求。请大家尽量把想法都说出来,我们现在是一张白纸,你们怎么画,它就怎么长。”
“另外,关于宿舍问题,目前五楼只能提供48个床位,可能不够用。我们正在考虑在附近租赁一栋楼作为配套住宿区,欢迎大家推荐合适房源,也可以提对宿舍的要求,比如是否需要独立卫浴、洗衣房、公共休息区等等。”
这下群更热闹了。
@刘哥(泥塑师傅):
“住宿要有热水澡!干完活一身泥,没热水谁受得了?”
@周姨(布艺拼贴):
“能不能有个小厨房?有时候赶工不想下楼吃饭,煮个面总行吧?”
@阿峰(金属焊接):
“隔音要做足!我那边电焊火花四溅,噪音大,别影响别人休息。”
陈梦瑶一条条看着,嘴角越扬越高。她把所有意见分类整理:通风类、电力类、排水类、空间尺寸类、安全消防类、生活配套类……每一项都标注清楚,准备明天交给设计师团队。
“看来这栋楼不只是展览和工作的地方,”她轻声说,“它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活共同体。”
欧阳寒望着她认真的侧脸,笑着说:“你不是在建一座楼,你是在建一个家。”
她没回答,只是低头继续写着,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像春天的雨,温柔而坚定。
窗外,夕阳缓缓沉落,余晖照进书房,落在那张尚未完成的设计图上——线条纵横,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充满生机。而在这图纸背后,是一群人的梦想,正被一点点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