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不在长安,长安到处是我的传说(1 / 2)
赵芃身边有一批大秦最好的绣娘和裁剪缝纫女工。
虽然纺织中心留在了巩邑,并没有和赵芃一起迁到西海城来,但是赵芃通过裁剪和制作最新款式的服装、发布《秦风》这本独一无二的大秦时尚杂志,依旧影响整个大秦的时尚行业。
贵人的服装是有固定款式和要求的,头上戴什么样的帽子、戴几根发簪,身上的长袍(深衣)是左领子在上面还是右领子在上面,深衣使用什么颜色、什么图案,都是严格限制,根据等级一丝都不能混乱。但是即使这样,赵芃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细节的调整,在符合等级制度的前提下,让男女的服装有更多的变化和选择。
是的,男装和佩饰也有相当丰富的选择,虽然大秦的女子拥有比后世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但是男性仍然是这个世界活跃的核心,男子的社交、社会活动和公共活动更丰富,对服装服饰的需求就更多。
男子袍服上也需要相当华丽的纹饰和色彩,男装在全部服装销售中所占的比例,还要更大一些。
这是个服装华美的时代。
男子也需要在头上插簪子、戴帽子、也会在鬓边插上一朵时令鲜花来装饰自己,体会四时交替的感觉。
男子的腰带也极尽奢华,带钩也精雕细琢,使用各种珠宝装饰。
男子腰间也悬挂了配饰。
男子的衣袍也要用香草薰过,行走在人群中有芳香散发。
男子才是顶级奢侈品和时尚品的最主要的顾客。
赵芃并不会知道两千多年以后,这个世界的时尚产业是一个围绕着女性转的产业,那一切是怎么变化、怎么发展的,谁能说的清呢?
作为始皇帝的公主、在青少年时发现和选择了服装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皇家教育和上流社会生活,让赵芃对质料、色彩、纹样、线条极为敏感,长城大学的教育没有把赵芃培养成为一个发明家,却培养成了一个设计家,不停的组合各种材料,寻找新的服装表达方式,成为赵芃最擅长的事情。
一路走来,从创造纽扣、校服,到开辟纺织厂,再到制作成衣,赵芃已经逐渐建立起对大秦时尚的影响力。天下平民,至少三成是穿着赵芃创造的短衫短裤的服装样式。这种短衫短裤在偏远蛮荒之地甚至比在关中还要流行一些。而贵人之家,已经渐渐习惯了通过订阅的《秦风》来了解有什么新的款式。朝廷两千石以上的高官和那些侯爵,会购买秦风上全套的服装配饰。即便是中层官吏、大夫一级的爵位,也会至少每个季度购买一次秦风上的几款服装,来表示自己追得上时尚的潮流。
而商家子女们,是秦风最大的拥趸,虽然一些商家子家境不足以支持购买秦风每一期的服装,但是他们会对每一款服装配饰如数家珍,也会在可能的时候,花光家里给的例份钱,就只是为了能穿上一件在《秦风》上出现过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