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祁同伟转正了(1 / 2)
祁同伟也安排了一下东锭西移项目的资金问题,并召开了相关会议。
虽然县财政给这个项目拨了14亿,加上服装公司的自有资金,一共14.5亿。
看起来很多,但还是差很多,之前以为的15亿投资本部不够。
因为,服装公司根本没有多大地盘,也没有多少资金。
生产30万锭紧密纺+配套10万吨聚酯熔体直纺需要重新找地方建厂,相当于从头开始。
而希春集团暂时没有能力支持服装公司,所以得利用好县财政拨的这14亿。
而且,东锭西移是国家重点工程,必须得搞好。
否则就要辜负领导和周领导的信任,影响自己以后的进步。
解决办法:
把14.5亿元当作资本金池,用国家补贴+银行专项贷款+社会资本三轮驱动,把剩下的10多亿元缺口补齐,具体做法如下:
1.先拿国家压锭补贴作种子
按国家东锭西移政策,每压缩1万锭给300万元财政补贴、200万元贴息贷款,30万锭可拿到:
国家财政补贴:0.9亿元,地方配套补贴:0.9亿元(省里出1/3,县出2/3,县实际只需掏0.6亿元),贴息专项贷款:0.6亿元。
合计2.4亿元,可立即冲抵设备采购首付款。
2.用政府信用撬动政策性贷款
以县财政14.5亿元作资本金,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东锭西移专项贷款,国开行对中西部纺织搬迁项目可贷到总投资的60%,期限8年、宽限期3年,利率下浮10%;
14.5亿÷40%≈36亿元总投,可再贷出21亿元政策性资金,足以覆盖厂房、公用工程、蒸汽、污水、热电等剩余投资。
3.厂房、热电、污水采用政府代建-企业回购BT模式
政府先垫资(出自14.5亿资本金)把厂房、热电、污水厂建起来,3年后企业用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逐年回购,既减轻企业初始压力,又保证政府资金滚动使用。
4.把土地变资金
一期园区3000亩先征为国有,其中850亩给纺织项目,其余2150亩按生地出让、熟地交付方式预收地价款(8万元/亩×30%定金),可一次性再回笼0.5亿元现金,用于场平、管网。
5.用贴息+减免再省2亿元:省、市对东锭西移项目免征城建配套费、电力增容费,合计可减1亿元;
聚酯切片进口设备关税按照政策可减免40%,再为服装公司省1亿元,腹胀公司可把省下的钱直接投到设备安装。
通过补贴2.4亿+开行贷款21亿+土地预收0.5亿+减免2亿,合计25.9亿元。
加上县财政拿出的14.5亿元,总资金池达到40.4亿元。
完全覆盖30万锭+10万吨聚酯26.5亿元的投资需求,还留有13.9亿元缓冲带。
可应付设备涨价、汇率波动或再增加一倍产能的预留投资。
这样,明年再增加一倍产能就不用再增加投资了。
至于土地,直接用工业园区的二期用地。
这样,工业园区就可以开建两期了。
不过,得抓紧把二期批下来。
“天锦,资金的解决办法已经有了,剩下的就看你了。
要确保这个项目如期完成,并预留好扩产的余地,明年我们还要再增加一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