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茁壮成长的小老虎们(2 / 2)
生态旅游的筹备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
观光车已经到位,是噪音小、排放低的电动车辆。
指示牌、科普展板也都安装完毕。首批招募的志愿者讲解员正在进行紧张的培训,学习野生动物知识、保护区规定以及应急处理流程。
陆泽亲自参与了培训,向志愿者们强调了保护优先的原则,以及如何引导游客文明观览,不打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
“我们不是带他们去看关在笼子里的动物,”陆泽对志愿者们说,“我们是带他们去窥探一个真实的、野性的世界。能否看到野生动物,看到什么,都需要缘分。我们要让游客理解的,是尊重和守护这片土地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看到’的结果。”
几天后,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农场和保护区合作的生态旅游项目,迎来了首批试运营的游客。
人数严格控制,只有二十人,分为两组,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护林员和一名志愿者讲解员带领,乘坐两辆观光车,沿着规划好的固定路线缓缓行进。
陆泽和李国涛开着另一辆车,远远地跟在后面,既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是为了观察试运营的实际效果。
秋日的保护区,层林尽染,景色美不胜收。
观光车沿着林间道路安静行驶,讲解员通过低音量的麦克风,向游客介绍着沿途的植被、地貌以及可能出现的动物痕迹。
游客们都很守规矩,压抑着兴奋,低声交流,举起相机或望远镜,仔细搜寻着。
起初,只看到了一些常见的鸟类,如羽毛艳丽的红嘴蓝鹊、成群结队的灰喜鹊,还有几只机警的松鼠在枝头跳跃。
当车辆行驶到靠近溪流的一片开阔地时,护林员示意停车。他指着远处山坡上几处明显的抓痕和旁边一棵树下被磨得光滑的区域,低声讲解:“大家看,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大型猫科动物留下的标记点和休息点。从痕迹的新旧程度和高度判断,很可能是华南虎。”
虽然没有看到真身,但仅仅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痕迹,就足以让游客们感到一阵激动和敬畏,纷纷拍照记录。
车辆继续前行,在绕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时,眼尖的志愿者讲解员突然示意大家安静,并指向竹林深处。
只见几十米外,一群中华斑羚正在悠闲地觅食。它们体型比鬣羚稍小,毛色灰褐,有着明显的脊纹和短角。它们似乎并未察觉到观光车的存在,或者说,已经习惯了这条固定路线上偶尔出现的、安静无害的车辆。
这是游客们第一次亲眼看到较大型的保护动物,虽然并非期待中的华南虎,但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隔着车窗,小心翼翼地举起长焦镜头,记录下这难得的画面。
观光车停留了约五分钟后,在护林员的示意下缓缓启动,离开,没有惊扰到这群斑羚。
整个观光过程持续了约两个小时,路线结束,游客们意犹未尽地下了车。虽然没有看到华南虎的踪影,但每个人都显得十分满足。
“太棒了!虽然没看到老虎,但感觉真的走进了大自然!”
“那些斑羚太可爱了,能这么安静地看到它们,比在动物园里感觉真实一万倍!”
“讲解员讲得真好,学到了很多知识。”
“这里的生态环境真好,空气都是甜的!”
……
听着游客们热烈的反馈,陆泽和李国涛相视一笑。试运营的第一步,走得比预期还要顺利。它证明了,只要管理得当,生态旅游完全可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成为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窗口。
送走游客后,陆泽回到农场生活区。夕阳将院子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滚滚和旺财迎了上来,滚滚一如既往地用大脑袋蹭着他,似乎在询问今天怎么回来晚了。
他摸了摸两只爱宠,目光落在远处层叠的山峦上。他想起了那四只经历了第一次狩猎失败的小老虎,此刻,它们应该正跟在母亲身边,总结着白天的教训,或许,正在酝酿下一次的尝试。
生命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尝试、失败、学习、再尝试中,顽强地成长、延续。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陆泽正在整理生态旅游试运营的反馈报告,王工程师的紧急通讯又接了进来。这次,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陆先生!快看5号区域!快!它们成功了!”
陆泽心念一动,立刻切换到5号区域的监控画面。
画面中,暮色四合,林间光线昏暗。但红外摄像头清晰地捕捉到了那里的情景。
那只母虎,正站在一头刚刚断气的、体型不小的野猪旁边。她的身上沾着些许泥土,眼神中带着狩猎后的疲惫与满足。
而她的身边,四只小老虎正围着猎物,发出兴奋而又带着一丝不确定的低吼。它们身上也或多或少沾了泥土和草屑,显得有些狼狈,但每一双眼睛里都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经历了真正的战斗、付出了努力并最终获得回报的光芒。
最大那只虎崽的嘴角,还残留着一丝血迹,它正用爪子试探性地按着野猪的尸体。另外三只,包括那只曾经退缩的最小的小老虎,也都在小心翼翼地靠近,嗅闻,然后尝试着用还不算有力的牙齿撕扯着猎物的皮毛。
母虎没有立刻进食,她只是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她的孩子们。这一次,她没有过多的干预,只是任由它们去探索、去体验这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它们全家的战利品。
过了一会儿,她才走上前,用利爪和牙齿熟练地撕开猎物的厚皮,发出了允许进食的低吼。
四只小老虎立刻围了上去,开始狼吞虎咽地享用这顿来之不易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