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到达秦州(2 / 2)
秦州北接西夏,西邻吐蕃,实乃控扼陇右与河湟的门户。
圣上特许在秦凤路设榷场,便是要以此为根基,徐徐图之。\"
\"徐某打算在秦州设立市易司,以青塘盐为饵,吸引河湟各族前来贸易。
凡运盐至此者,皆可享有榷场优先购卖权。
如此一来,战马、粮草皆可通过贸易所得。\"
徐子建目光如炬:\"同时,以保护商道为名,在渭河源头屯田建寨,继而设立镇远军,将防线推进至巩州。
待巩州营寨建成,再疏通渭水至姚河的运河,如此便能水陆并进,直取熙州。\"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议论纷纷。
王邵率先起身,激动道:\"此计大妙!若能控制熙州,熙河五州指日可下!\"
欧阳修却皱起眉头,抚须问道:\"公明之策虽好,但开凿运河耗费巨大,朝廷三司恐难应允。\"
徐子建神秘一笑:\"不瞒欧阳大人,这运河所需钱粮,徐某自有办法。
只是眼下还请容徐某卖个关子,待时机成熟,自会向大人说明。\"
欧阳修佯怒道:\"你这小子,在老夫面前也这般藏着掖着!
罢了,且先听你说说,这运河之事何时动工?\"
\"回大人,徐某已派人前往京兆府采买粮草,待明年开春,便可动工。\"
徐子建神色一凛:\"只是如今最要紧之事,却是防备西夏。\"
\"西夏?\"
欧阳修神色骤变,\"李谅祚已遣使汴京,请求重开榷场,此时怎会生事?\"
\"大人不可不防。\"
徐子建沉声道,\"庆历年间,李元昊便是以和谈为名,暗袭我边疆。李谅祚比其父更善权谋,如今西夏国内缺粮,极有可能故技重施。\"
苏轼折扇轻敲掌心,点头道:\"徐大人所言极是。据闻西夏国内饥民四起,李谅祚若想转移矛盾,唯有挑起边衅。\"
郭奎却嗤笑一声:\"诸位大人未免太过杞人忧天。近日探马回报,前方并无异动,何须如此紧张?\"
徐子建目光如电,直视郭奎:\"郭都监,兵法有云'居安思危'。渭州地处防线前沿,万不可掉以轻心。\"
他转头望向欧阳修:\"欧阳大人,徐某建议即刻加强渭州防务,增派斥候探查西夏动向。\"
欧阳修沉吟片刻,点头道:\"公明所言有理。李师中,你即刻着手安排,务必确保渭州万无一失。\"
夜色渐深。
水阁外传来更夫打更之声。
徐子建望着舆图上蜿蜒的河道。
他心中盘算着明日便要着手筹备市易司之事。河湟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西夏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便会落下。
但他既已领命,便定要不负圣望,为大周朝开疆拓土,保一方安宁。
半夜一更,房外传来心腹周森敲门声。
“公子人带到了…”
一个戴着骷髅面具,身上纹着身的黑衣人半跪在地上行礼道:
“夜不收千户,赵世清参见厂公大人!”
徐子建抬了抬手。
“起来吧,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赵世清站起来,躬身说道:“回厂公,夜不收已经安排好了,对着罗和南军司指挥的袭击,这两日便会传回消息…”
“很好,下去吧…”
徐子建看着夜不收离去的背影,嘴角冷冷一笑。
西夏人给我等着,让你们尝尝什么叫做恐怖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