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2 / 2)
旁白还在继续。
“那个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于56岁流落夔州,同样登高,心气早已在现实的摧残中消失殆尽”
“眼前的山,不再是年少时所见的高山,眼中只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的寂寥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有种被拉出来鞭尸的即视感……
李白:子美兄,别急,我多半也躲不掉!
“青年时期的李太白锋芒毕露,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然而后面的《临路歌》中却写道“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大鹏展翅高飞的翅膀被现实折断,少年的傲气也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李白:看吧,我就知道肯定有我……
“23岁的辛弃疾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少年将军”
“而到了60岁,被闲置在乡间近20年的他,早年的抱负与梦想早已化成了无尽的悲哀”
……
大宋位面。
辛弃疾苦笑一声,他猛地往自己嘴里灌了一壶酒,虽脸上虽然笑着,但嘴角却溢出浓浓的苦涩。
“曾经的自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他拔出长剑,发出凌冽寒光的剑身映照出他苍老的面容,一缕微风带起他鬓边的白发。
辛弃疾瞬间想起了年少时光。
年少时,意气风发,什么都听不进去。
而现在年迈的他,沉默寡言,却什么也讲不出来。
辛弃疾将宝剑猛地插在地上,望着天幕,老泪纵横。
“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
“我们终究被时间和现实打败了。”
悲伤与无奈几乎要将辛弃疾淹没,他低垂着头,像一尊雕塑一样站着。
过了许久,他动了。
像年少时那般握住了宝剑,手很稳,一招一式依旧充满力量与杀气。
“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35岁身为谏官的白居易,以古剑自喻”
“将断佞臣头,夜半刺私仇”
“可同流的诬陷和帝王的猜忌,日渐磨平了他的少年锐气”
……
大唐位面。
白居易双眼含泪,他微微颤抖的身子,透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是啊。”
“早年那把“斩佞臣头”的古剑,早已在同流和帝王日复一日的诬陷和猜忌中,失去了它应有的锋利。”
“它生锈了。”
“不中用了。”
白居易每说一句,脸上的神色便痛苦一分,最后他颓废栽倒在地,用衣袖盖住自己的脸。
他恨同僚诬陷,恨帝王是非不分。
他更恨自己无能为力。
失去了年少时的少年心气。
……
旁白继续响了起来。
“60岁的白居易已经习惯了明哲保身”
“他写出了“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听到那两句诗,白居易心头更加难过。
突然,他哽咽了起来。
起初,只是无声流泪,渐渐地,哭声越来越大。
白居易像是要将这些年所受的委屈,以及这些年对自己的失望全都发泄出来。
他反问自己:
“此生那柄古剑还有机会出鞘吗?”
……
旁白还在继续。
“那个写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普希金,也留下了“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
“这些文学天才的理想,不断被现实碾碎消磨”
“最后只能感叹一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