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 > 第722章 董远方回来了

第722章 董远方回来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书记,您回来就好了,凡事我们都有主心骨了。说实话,最近压了不少事,像民生工程的资金申请、农牧技术学院的选址,都需要您拍板定夺。”

董远方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所有的事,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见沈佳慧认同地点点头,他继续说道:

“我们把民生工程建起来,实现三通,争取到机场和高铁,把食品产业园、汽配园都弄好,是为了给道口县铺好路,让后来人能有乘凉的机会。但眼下,没钱寸步难行。我在南粤省转了一圈,发现他们虽然靠吸引外资、出口外贸发展起来,但前期的基建和现在的民生建设,土地财政在政府预算中仍占不小的比例。”

沈佳慧脸上露出疑问的神色,忍不住插话::

“董书记,南粤那些沿海发达城市,商品房一平米能卖到三四千,可我们道口县一平米还不到四百。我们的地不仅不值钱,更没人买,搞土地财政能行得通吗?”

董远方摆了摆手,反问道:

“你还记得济水城市综合体中心吗?当初不也有人觉得济水人少,没人买贵房子,可最后呢?城投公司靠这个项目给市里赚了多少钱?我们搞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得有长远眼光。”

沈佳慧若有所思,试探着问道:

“您的意思是,在道口县也搞一个类似济水的城市综合体?”

“不是城市综合体,是多点生活区。”

董远方解释道:

“我们不搞单一的新县中心区域,而是围绕人民公园、新高级中学、筹划中的农牧技术学院和食品产业园,打造多个新型社区。你想想,道口县目前县区不到30万人,我预计十年内,县城人口会翻倍,甚至更多。这么多人涌入县城,最刚需的是什么?”

“房子!”

沈佳慧毫不犹豫地回答,眼里瞬间亮了起来,她终于明白董远方的思路了。

董远方点点头,继续说道:

“沪港的房价,从以前一千出头涨到现在七八千,短短几年涨了五六倍。我们内陆县城不会那么夸张,但涨两三倍还是有可能的。现在的地价太低,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如果我们现在不把地价抬到一个合理的价格,以后会背上土地贱卖的骂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好处全被开发商赚走了!”

“可要是我们把地价炒起来,房价贵了,老百姓会骂娘的吧?”

沈佳慧还是有些担忧,忍不住提出疑问。

董远方喝了口茶,耐心地分析:

“如果现在老百姓都急需买房住,我们故意抬高地价,让大家买高价房、买房难,那我们活该被骂。但你看看现在,哪怕我们地价低、房价便宜,真正有刚需买房的人也不多,反而会让地产开发商大量囤地。等以后房价涨起来,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政府没拿到应有的收益,老百姓还是要花高价买房,到时候我们才真的会被骂娘!”

沈佳慧看着董远方,眼神里满是钦佩,感叹道:

“董书记,您的博士文凭真不是混来的,全是真材实料!不过,我还有个担心,就算我们把地价抬起来了,到时候开发商再哄抬房价,吃亏的不还是老百姓?”

董远方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咱们县投资公司不是有地产板块吗?到时候推出一批经济适用房,平衡一下房价,他们能把房价炒到哪里去?我们的目的不是跟开发商抢利润,而是守住属于政府和老百姓的利益,用卖地的钱解决眼下的发展难题,多为老百姓谋福利。”

沈佳慧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开玩笑道:

“董书记,你们家不是也有地产公司吗?你这么算计开发商,你二姐知道了,看你还敢不敢回家!”

董远方无奈地叹口气,苦笑着说:

“我这点儿想法,在真正的地产商面前就是皮毛。他们有自己的赚钱门路,我们只要守好脚下这片地,为道口县的老百姓多做些实事就行。争取高价卖点儿地,先把眼前的资金难题解决了,这才是最关键的。”

沈佳慧郑重地点点头,把董远方的想法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她打算近期在县长办公会上先探讨这些思路,然后组织相关局委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最后提交常委会讨论。

看着眼前的董远方,她心里充满了信心。

有这样有远见、有担当的董远方回来了,她满心欢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