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 > 第841章 造船厂重组通过

第841章 造船厂重组通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天后的专题会,就设在唐海船舶重工集团那间刷着白漆的中型会议室。

墙上新挂的红底白字横幅“重振唐海造船业专题工作会”,被空调风吹得微微颤动,投影仪的冷光打在幕布上,“重组方案(第七稿)”几个字格外醒目。

工业局局长范庆明站在幕布前,双手攥着方案稿的边角。

那纸页边缘已被反复摩挲得发毛,是他带着团队熬了几个通宵改出来的。

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黑框眼镜,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

“经多轮调研,我们计划整合唐海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唐海大化造船厂和唐海市众汇造船有限公司,组建’唐海船舶工业集团’,由市政府主管、市国资委监管,其中市国资持股70%,余下30%由民营资本和职工持股。这个模式和董市长提出的钢铁重组思路一致,但和十年前’国退民进’相反,这次要以国资为核心,把话语权牢牢抓在手里。”

范庆明话音刚落,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符春雷就清了清嗓子。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指尖在“3亿”这个用红笔圈住的数字上反复点着,眉头拧成个川字:

“董市长,方向肯定是对的,利国利民。但这三个亿的启动资金,是块硬骨头啊。银行还贷一个亿,设备更新要一个亿,技术研发八千万,职工安置还要两千万,每笔都得落到实处。咱们之前搞建材产业园亏过,这次要是打了水漂,没法给全市百姓交代。”

“符市长说到了要害。”

财政局局长姜喜龙立刻接话,他把一本蓝皮账本推到会议桌中央,翻开的页面上密密麻麻写着收支明细:

“董市长您看,咱们唐海去年财政收入才三十来个亿,光给北部三县的转移支付就占了三成,剩下的要保民生、保教育,能动用的机动资金不足五千万。三个亿,相当于抽走全市半年的可用财力,实在难啊。”

“资金难,人事更难。”

市国资委也开始抱怨。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董远方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平稳却带着穿透力。

等最后一位发言的科长缩着脖子坐下,他才缓缓直起身子,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全场:

“大家提的问题都属实,但我要问一句——十年前咱们错过造船业,是因为要保钢铁;现在钢铁稳了,再错过这次机会,唐海的产业升级靠什么?”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敲了下桌面,茶杯盖都震得跳了跳:

“我不要听’不能办’,要听‘怎么干’!”

这话像一记重锤砸在众人心上,原本想附和的人都闭了嘴。

谁都没忘上个月的新闻——董远方顶着正午的大太阳,蹲在人民公园厕所改造现场,亲手量地砖尺寸、查排污管道,连工人都感慨“这市长比工头还较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