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小弟弟转学去富锦(2 / 2)
打电话,我们办公室里就有一部电话。我很想用电话给二哥打,但我极力控制着自己。心想这是单位的电话呀,不能用啊,千万不能给办公室里工作的同志留下放荡不羁,爱占公家小便宜的印象啊。
我不用公家的电话,那我只好在中午休息的时候,上邮局去排号打了。在邮局排号往富锦打,给我二哥打,得通过几个交换台,用了两天中午才打通,找到我二哥,我问二哥,二哥说富民乡中学的老师教的都挺好。学费也不贵,住宿费收得也不多,就吃饭贵点,一天得七八毛钱。我给二哥说,小弟弟家全,在这上学,学校不行。想转学,转到富锦你那去,你看看,问问,好入学吗?二哥说,好不好入,小老弟来上学,到时候,托人呗。
晚上了,我回家了,给俺爹俺娘说了问俺二哥的情况。家人听了都很高兴,小弟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小弟弟说我去。俺娘说我知道你去,去是去,我得看看你走需要带啥呀?俺爹说,带啥,那不很简单呀,带钱带粮票,带行李,带转学证明。
俺娘说,老儿子,带行李就是带个被吧,被,咱家新被没有,那我给挑一个好点的,我给拆洗一下,走的时候带着,到上学那,还是到了你二哥家,叫你二哥二嫂子看着,还是到学校住宿的宿舍那叫同学看着好看一点。带的钱和粮票你爹给安排,你家军哥不说一个月给你拿五块钱吗?另外,我在告诉你六哥给你拿几块钱。我说,五块钱我给拿,转学证明我给你办,粮票,我给你上粮站起去。
大家说着,第二天就紧的安排。安排了两天安排好了。这是第三天了,是3月16号了,再有两天就二月二了。这一天早上,天刚亮,我和六弟弟家海就来帮助小弟弟来准备要带的行李。要带的几样东西:一个被用麻袋装好,一个书包,还有一个塑料袋子装了两个干大马哈鱼。另外我给小弟弟拿来两个转学证明和一封信,转学证明写的小弟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叫小弟到那重读初二,这样,我觉得小弟弟能把初中基础打的牢固些。带的转学证明两个,名字不一样,一个叫本名,马家全,另一个叫马晓全。一封信是我写给二哥的,信上明确告诉二哥,礼物带的是大马哈鱼坯子,而且是两个大马哈鱼坯子,是两份礼。大马哈是抚远的特产,鱼坯子不大,但很贵,一个鱼坯子都是五斤多点,一斤鱼是十五元,一个鱼坯子都是七十多元。你送老弟去上学,先拿一个转学证,带一条大马哈鱼坯子,去托人,争取一次成功,成功了,那第二份礼物就不用送了,就归你了。
小弟弟带的行李,大家给准备了一早上,准备好了,太阳出来了,春天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大地。微风拂来,我和六弟弟家海拿着行李,来给小弟弟送行。我们到了客车站点,一会客车就来了,小弟弟上了客车,我叫六弟弟家海上客车,帮着把行李送上去,安顿好。
一会,客车开走了。客车渐渐远去,我和家海站在原地,望着车消失的方向。我心里有些担忧,不知道小弟到富锦能不能顺利入学,学习能不能跟上。家海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哥,别担心了,小弟那么聪明,肯定没问题的。”我点了点头,和家海转身往回走。
小弟走了,我和家海依旧努力工作,时不时就会给二哥打电话询问小弟的情况。二哥说小弟刚到那有点不适应,但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而且富民乡中学的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小弟学习也很有劲头。听到这些,我和家海都松了一口气。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弟给家里写了信,信上说他在新学校交到了很多朋友,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升,他很感谢我们让他转学。看着小弟的信,我和家海相视一笑,觉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相信,小弟在新的学校里,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学期过去了,都是7月18号了,小弟弟放暑假回来了。我问了小弟弟的学习情况,小弟弟说刚去的时候,老师讲课有点听不习惯,有两个老师带口音。后来渐渐地好了。我说,那么说,那带口音的是教过的老师。是杭州知青。小弟弟说对对对,一个姓黄,教语文;一个姓孙,教数学。我们说着,小弟弟拿出来几次考试的成绩,我看看小弟弟有了很大的进步。
新学期又要开学了,小弟弟上富锦上学又走了。这一学期,小弟的来信愈发频繁,信里满是学习上的收获和生活中的趣事。他说黄老师和孙老师虽然口音重,但教学特别认真,还经常课后给他开小灶。
寒假将至,小弟提前写信说要回来过年,还兴奋地讲着要给家里带富锦的特产。终于,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小弟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了。他黑了不少,却更精神了,一进家门就把特产拿出来分给家人。
过年期间,小弟给大家讲学校里的新鲜事,还拿出自己写的作文和做的数学题给大家看。他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说打算下学期竞选学习委员。
新学期开学,小弟再次踏上前往富锦的客车。看着他坚定的背影,我知道他已经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找到了方向。我相信,他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宽,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一转眼,小弟弟初三毕业了,小弟弟考上了高中。考上了高中,小弟弟转回了抚远一中,开始上高中了。回到抚远一中,起初小弟有些不习惯。这里的老师教学进度快,同学们也都很优秀,竞争激烈。第一次月考,小弟的成绩不太理想,他有些沮丧。我鼓励他,告诉他这只是个开始,只要努力,一定能迎头赶上。
小弟没有气馁,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早起背单词、读课文,晚上做完作业后还会做额外的练习题。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弟的成绩逐渐提升。在期中考试中,他取得了班级前十的好成绩。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
到了高二,小弟文理分科选择了理科。他对物理和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高三那年,小弟全身心投入备考,学习,常常学习到深夜。有时学习累的很憔悴,心里有很大压力,有时问我,家军哥,我万一考不上大学咋办呀?我说努力吧。现在国家招生收的大学生不少了,每年抚远应届生是两个班,一百多考生,考上本科和专科的,都能考上十七八个了。比七七年,七八年国家刚恢复高考时招收的多多了,刚恢复高考的前几年,国家才招收二十四五万,这二十四五万,还包括大学本科没考上,捡漏招的大专生和中专生。小弟弟,说,但愿我考上本科吧,我要考不上大学本科,也捡个漏,漏个大专,中专吧。俺爹听了,说,国家发展的好了,国家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