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435章 咱做鱼籽咱发财

第435章 咱做鱼籽咱发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小杜说,我和丽姐这不一直等着我马老师吗?马老师咱们一起干吧。刘局长说我走了,你们研究吧。王会计说,我也走了。你们好好研究着干吧。

吴丽看刘局长和王会计都走了,赶快关上门了,说,这回咱们研究吧。吴丽说,马哥,咱们三个一起干吧。我说干吧,我先说下,我是没有资金啊,这是你们知道的。

“没资金,不用你拿,这一点我和丽姐都商量过了。咱三个插伙,咱一起干,你当组长,我们俩听你的。拿钱去江边上鱼,还是去滩地收购鱼,我们俩拿。你就负责上鱼。我们两个,负责克鱼,做鱼籽,腌鱼劈子。”

我听了说行,我就是负责往回倒腾鱼呗。想法多倒腾呗,你们二位在家加工呗。你们知道不知道这做出的鱼籽销路怎么样。鱼籽的价格呢?都问明白了吗?

“这销路不愁,鱼籽的价格也问明白了,一斤大马哈鱼籽,每年都能卖九十块钱。今年,只多不少。”小杜说,吴丽也在一旁附和。我想了想,反正现在单位也没什么要紧事,便点头答应了。

下午了,小杜给我三千块钱,又给我十个装鱼的塑料袋子,还有一水靴子。钱我揣着,学子我背着。我们三个上江边来了。到了江边,倒腾鱼的还是很快,我换上水靴子。吴丽说,说咱们三个这回就紧盯着江里的打渔的船了。来了,马哥,你就穿着水靴子跑上去,给他占上咱说。我说你放心吧。我们等着,我们看来看热闹的在岸上,那鱼贩子都是在,一会来一个。但总是抢不上。没等着我上去呢,人家船上的人就喊着给谁留的。我说,你们俩,也得想法找熟人呀。

天快黑了,还没买到一条鱼呢。一会,一只船呼呼而来,船蹭蹭蹭地溅起浪花,我向船上摆手。其实,我就是瞎摆手,心里着急呀,小杜给我拿钱了,叫我给上鱼啊,这等了快一下午了,一条鱼还没买到呢。以前,我也没当过鱼贩子啊。哎,别说,船上的人一个喊马姨夫了;我一听有门,我赶快应声,是小毕吗?是老五吗?远远看着像毕老五,我赶快举起我带的塑料袋子,我喊老五,鱼给我留着。我是你姨夫啊,船上的毕老五看到是我,笑着挥挥手,好的姨夫,这鱼我都给你留着。船靠岸后,毕老五招呼我上船,“姨夫,可算碰到你了,这鱼给你留着呢。”别人看到船,船还没停稳呢,都想要上船,都往前跑,老五喊着,别别别,这鱼我谁也不卖,这是我给我姨夫留的。我心里一喜,赶紧上了船。老五问我,说,我姨来了吗?我为了麻痹身边和我抢鱼的人,我说来了。在那边呢,我挥手指着。

小杜和吴丽在岸边也兴奋得直挥手。

毕老五给我装了满满八袋子鱼,说:“姨夫,这鱼品质都好,你拿回去肯定能赚。”我说好,我给你说,我得倒腾几天,你打的鱼到给我留着,我得挣几个钱呀。我调土地局来了,我还没钱买房子呢。“没问题,姨夫。这几天只要能打到大马哈鱼,我就给你留着。要不行,我再找我朋友小杨,我告诉他,叫他也给咱留着。”我说那敢情好了。

我和老五说着就把鱼一袋子一袋子地抬到岸上。小杜和吴丽都跑过来。我说老五把鱼过秤吧。老五说过秤过秤,不好意思了姨夫,我姨夫来倒腾点鱼,我还给过秤要钱。我说过秤,亲戚,就是父子也得算账啊。都得生活吗。我们说着就过秤。一算玖佰二。我说小杜和吴丽,来,我手净是鱼粘液,我兜里有钱,你们来给我掏出来,给外甥拿一千。小杜赶快给拿一千。老五笑着说,呦呦,姨,姨夫还真给钱呀?我说,给,拿着外甥,老五说姨夫,给多了多了。我说,不多,我没零钱,再说了,明天我还来上你的鱼呢。老五说啥要少收二十,小杜说着,就把一千块钱揣到老五兜里了。我和老五亲戚,不是亲姨,老五不认识他姨,只是知道我是他姨夫。这小杜给揣钱,又很实在。感动的老五,说,你瞅瞅我姨夫我姨,都那么实在。

账,我和毕老五算完了,老五说,姨夫,既然是这样,你记住,明天早上四点半,下午四点,我还来这给你送鱼。小杜说,老五,我和你姨夫指定准时来。说完,我和老五告别。我赶快喊小蹦蹦车。我们雇了车,把鱼装上车,我说媳妇快上车。开车的人说,师傅,这倒腾鱼人,。都是一家一家的。老婆孩子都得上。吴丽说,一个人忙不过来。小杜说,女的要是找个男的,像人家当官的,就不用跟着遭这个罪了。司机也不认识我们呀。说,哎,你找这男人就算行了,多能吃苦啊。你们没看着呢,有的人家男人啥也不会干。我说,你这师傅就是会说话。这女的呀,就是不知足。我笑着说小杜,你能摊上我这样的男人,多能挣钱呀,幸福去吧。小杜说,没你我们也饿不死,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干啥还不挣点钱啊?小杜一说,给我乐的肚子疼。

给鱼拉回去了,到家了,先吃饭。吃完饭,吴丽和小杜就开始熟练地克鱼、做鱼籽、腌鱼劈子。我在一旁打下手,心里盘算着能赚多少钱。天很晚了,我们才休息。

第二天了,三点多我就往江边跑,很怕晚了。来早了,等着,江边呼呼的冷风,冻得我受不了,我就在江边来回跑。等着四点刚多一点,老五和老五给我联系的小杨,他们打渔都来了。来了,我就登上船,老五说,姨夫,我说的准吧?四点半?我说准准。说着我们装袋子。别人,来倒腾鱼的看着我们说,你看人家,倒腾的鱼是自己亲戚的,就好整。咱就不行了,到处抓货。

我们装完了袋子,就往岸上抬,还没秤呢,小杜和吴丽就跑来了。老五说,我姨又来了。小杜点头。我说赶快给外甥拿钱。说着,就过秤付钱。这一次收老五的是八百五,小杨的九百一。上完鱼了,我又花十块钱搭车,拉到了家。

收鱼,开始是收老五的,收小杨的,几天过后,我也渐渐和一些打渔的人熟络起来,能抢到更多的鱼。打渔是排班,那老高和老刘是半夜的班,那半夜我就自己去江边等着了。就不叫小杜和吴丽去了。我就叫吴丽和小杜在家等着,我说鱼到家了,你们俩把鱼籽和鱼劈子加工好就行。一晃十几天过去了,秋分早就过去了,都到十一了。大马哈鱼期过去了。我们开始寻找销售市场了。销售很好销售,一开始,鱼籽的价格低一些,我们不卖。我们观察着行情。我们的鱼籽是小包装,二两一盒的,三两一盒的,半斤一盒的。后来,我们都卖上了好价钱。

鱼籽和鱼坯子都卖完了,小杜和吴丽商量着分红了。我们一个人分七千,我说我不要七千,给我五千就行,我没投资,光出点力气。吴丽说,媳妇给你的钱你得要,你不要,媳妇收拾你。我说,我少要两千,给俩媳妇,每人一千买化妆品。

小杜和吴丽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分完红,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这时,吴丽突然说:“马哥,这次咱们赚了钱,要不咱们再合计合计,搞点别的营生?”小杜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现在有了点资金,再干点啥说不定能赚更多。”我想了想,说:“行啊,咱们可以考察考察,看看还有啥商机。”随后,我们三人到处打听什么商品好销售,去市场调研。发现城里的水果价格高,而乡下水果多且便宜。我们一拍即合,决定搞水果贩运。说干就干,我们联系好了乡下的果农,又找好了城里的销售渠道。再次忙碌起来,大家都充满了干劲,期待着下一次的丰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