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大明第一国舅 > 第498章 臣要告发徐国公枉法

第498章 臣要告发徐国公枉法(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样看起来是有著一定的隱患,歷史上的羈縻卫所没少降而復叛,包括朵顏三卫等就是羈縻卫所。

但是这么做的优点就是这些地区名义上归为明朝节制,可以相对轻鬆的一点控制偏远地区,甚至是在合適的时候分化瓦解、削弱,乃至必要的时候直接出兵。

因为到那时大义等等都不缺,只是现阶段稳住一些不太安分的势力而已。

朱元璋沉默片刻说道,“这事再议,老话说得好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蛮夷多是不讲礼法道义,无非就是走投无路方才想著投降,这些人靠不住、

不忠。”

道理大家也都明白,羈縻卫所確实只是权宜之计。

左都督都提了军事上的事情了,右都督还在那闭目养神呢

马寻確实觉得这些事情现在不需要他发表意见,如果朱元璋提出將草原上的开平等地弃了,那他肯定是要据理力爭。

但是现在这些事情就没必要了,如今的朝堂上谁敢说撤掉草原上的驻军,根本不需要等大都督府的这些公侯群起而攻之,朱元璋就首先不答应了。

早朝的秩序很不错,一切都是在按照正常的流程在走。

看著不声不响的马寻淡定的站在班位一言不发,有些人原本有些七上八下,或者是有那么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思就没了。

或许这位徐国公来上朝,也只是因为意识到了他这个官当的实在不合格,这是来做做样子。

也不一定就是徐国公上朝必有大事,这人对朝堂的影响力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这样或许就是最好的局面了,一个平稳的朝局,也符合很多人的利益,因为看起来安稳,不需要担心什么无妄之灾。

而且这样的平稳,也可以让一些人从容的去安排更多的事情。

將事情、將罪证彻彻底底的掌握了,以及有些事情准备的更加充分,到时候办大事才不慌张。

这就是主动权,而不是被动的去接招。

一切都看似是十分的和谐,这就是最为平常不过的一次早朝罢了。

忽然间情况出现了变化,“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马寻看向出班的官员,確实不认识。

朱元璋微微皱眉,“你是御史台的言官,有何事要奏”

御史直接开口,“启奏陛下,臣弹劾徐国公擅启战端、走私海贸、勾结番邦!”

所有人下意识的看向胡惟庸、陈寧和涂节。

陈寧和涂节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他们掌控著御史台。

手底下的官员忽然蹦出来弹劾马寻,你说他擅作主张,一般人是根本不会信。

毕竟御史就算是想要扬名等等,也没理由去找马寻这个硬石头,这要是没有上官的授意,岂敢这么大胆

而胡惟庸也被很多人盯著,因为不少人都知道陈寧和涂节就是胡惟庸的心腹。

这位丞相现在执掌中书省,文官几乎都是在他的控制之內。

御史台敢弹劾马寻,而且三桩罪名每一个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

要不是这位丞相的准许,御史台也没这么大的胆子去弹劾啊!

说到底就是想要弹劾马寻,要么是特別有分量的侯爵,或者是公爵。

要么就是胡惟庸这样的“百官之首』,其他人根本没有这样的分量。

被弹劾了

马寻一点都不慌,赶紧出班先跪下。反正我现在洗耳恭听,等下我再狡辩,起码一副诚惶诚恐的態度要有。

毕竞这都是重罪啊,这可不是小事。

朱標不高兴了,“徐御史,虽说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可是你弹劾的是徐国公,是我大明国舅!“

徐御史看起来无比正直、忠良,“回殿下,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臣查得徐国公枉法罪证,自当弹劾!”

御史台確实有风闻奏事之权,有些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十足的铁证就可以先弹劾。

道理大家都明白不假,可是你也要看看你弹劾的是什么人啊!

胡惟庸也好、陈寧或者涂节也罢,他们现在就有点慌,主要是他们確实觉得有些事情是马寻做的。

但是现在还在进一步的巩固证据呢,现在手底下的官员蹦出来率先发难,完全打乱了计划啊。

最主要的是,我们真的没有授意。

这要么是手下的官员自作聪明,要么就是所谓的大权在握就是个假象。

毕竟御史只是从七品,忽然出现在朝堂之上,这就说明问题很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