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晋庭汉裔 > 第473章 甲子之年

第473章 甲子之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随着时间越来越近,关于甲子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忍不住自己的好奇、恐惧和激动,开始讨论它到来后的前景。

战乱的频发,天灾的横行,已经揭开了一副骇人的巨幕。因此,在张方到来以前,洛阳城里,无论是田地里的放牛娃,还是街坊中的小贩,亦或是贵族们的奴婢,不管他们认不认识,过去是友好还是怨怼,在即将到来的命运洪流前,个人的一切都似乎不再重要,他们只是相互总结着这些年发生的怪事,以此来揣测未来:

太康五年时,宣帝庙无故塌陷;太康八年时,太庙殿又无故塌陷;元康五年时,武库那场莫名其妙的火灾,烧毁了多少神物圣物;还有那无云而发的雷声,联绵数月的雨雹……虽然有些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但却事关天地的异相,几乎每一件,都令他们记忆犹新。

这一件件事情只是巧合吗洛阳人不相信,但是想要证明其中有联系,有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在无形中操控着一切,似乎又有些难。于是他们就开始询问那些远道而来的商人们,中国的其余地方,是否也有怪事发生呢

答案是肯定的,商人们走南闯北,早就听过了数不胜数的奇闻怪谈,他们也不在乎自己是否亲眼看过,就夸大其词地说道:

在太康五年六月的时候,任城、鲁国池水皆化为血水;元康三年九月的时候,带方等六县爆发了虫灾,将当地的所有树木都啃光了;元康五年三月,吕县城郊甚至无故流血,蔓延东西百余步;在永康元年三月的时候,尉氏县更是下了整整三天血雨!

除此之外,商人们还推出了一系列眼见为实的证据:诸如能打鸣的母鸡、能生蛋的公鸡、天上掉下来的血石头、有三个头的黄狗,所卖的奴隶中,甚至还有一个亦男亦女,不知该如何称呼的怪人。

总而言之,商人们靠着这些稀奇的商品大赚一笔,而甲子大劫的传闻则变得越发切实可信了。而到了张方包围金墉城的这个当口,大家已是深信不疑。

人们已经开始说:甲子年到来后,天上的太阳将就此熄灭,群星陨落,会有成千上万的巴掌大的蝗虫飞过中原,大河会发大水,大江也会发大水,田里将无法再种粮食,天上的仙人们将以这种方式来洗清人们的罪孽。到那时候,有信仰的人将成为水仙,自水中进入仙堂,没有信仰的人将成为孤魂野鬼,永世不得安宁。

天师道的言论由此广为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天师道。他们口中念着《想尔注》,把仅存的身家都捐献给祭酒们,渴望从此成为长生种民,在这末世大劫中获得仙人的庇佑。

而关于太平真君的话题,自然也没有停止。晋室将亡,在此时已经成为一个公论,但未来谁能拯救这个世道呢一定会有一位太平真君,可到底是谁,却还没有一个公论。孙秀在临死前对“安乐公世子”的发言,算是一个比较出名的言论。但也有别的传言:什么“五胡乱神器,维新在赵基”,“太平真君自杨李,老君紫气掌神器”,还有什么《玄石图》上的“牛继马后”等图谶,也颇有声望。

人们对此莫衷一是,可对甲子年的恐惧却与日俱增,到最后一个月,甲子年几乎是个不能提的禁忌,似乎仅仅是说出这几个字,世界就会发生颠倒。

但真当甲子年来临的这一天,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除去大家仍然在战乱中以外,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前几日又下了雪,旧的雪融化成水,然后凝结成冰柱,新的雪又积累起来,使得那些不动的山岭,树木,河流等等景象,都化为一副晶莹的冰雪世界,铺天盖地的冰白色,让人目不暇接。

早上的时候,雪已经停了,难民们在金墉城内烧爆竹,噼里啪啦地一阵脆响,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从中逝去了,在这个寂静的时节里,能给人不少安慰。

刘羡到城头巡视了一番,发现值戍的将士们有些魂不守舍,这也难怪,毕竟是年关,对面土山上的西人们,也没有多少精神。刘羡不敢放松警惕,可也考虑到日子特殊,便将他们换班的时间调短了一些,好让每个人都尽可能得到歇息。

然后他就去城中去拜见天子与皇后,进行了一次简短的朝会。

在每年的元月初一,都应该主持一次大朝会,刘羡已经参与过好几次。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轮到刘羡来亲自主持。刘羡本意是取消这次朝会,但司空司马越说,坚持举办朝会,不只是惯例,也是鼓舞人心,毕竟越是这种困难的时候,越应该表明一切如常。

刘羡想了想,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次朝会。说是朝会,其实非常寒酸,因为朝会是露天举行的。城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拆了,专门用做守城的材料,剩下的几十间用来歇息的房屋,没有一座能容纳数百名官员。因此,在士卒和难民们的旁观之下,天子与皇后不得不席地而坐,百官们手举着一杯酒水,逐一向他们敬酒贺岁。

说起来,城内的粮食紧张,更没有什么酒水,官员一度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庆祝,还是皇后突然说:“妾身三年前在金墉城的时候,学着酿了几坛米酒,就埋在隔城东南角三丈的地方,也不知能不能用,挖出来试试吧。”于是刘羡就派人去找,果然挖出了五坛酒,打开一闻,酒香甘冽,官员们这才不至于无酒可敬。

刘羡身为三公太尉,第一个向天子与皇后敬酒。贺岁完后,天子对刘羡抱怨道:“太尉,马肉味道不好,何时有牛肉吃啊”

此言一出,刘羡顿感尴尬。这段时日,为了确保城内能长期坚守,少有浪费,他已经管制起城内的饮食。士卒们基本每日都是喝粥与野菜度日,公卿们也没有好上太多,无非是整天指着城内的几十只母鸡下蛋,然后再分一些战死的马肉罢了。士卒们对此自然无话可说,但公卿们哪过过这种时日,整日叫苦连天,对刘羡施压暗示,没想到天子也在此时抱怨起来了。

好在有羊献容在一旁解围,她对天子道:“陛下,武皇帝曾经说过,身为天子,要以身作则,士卒们连肉都没得吃,我们又怎好挑三拣四呢”

天子虽然蠢笨,但一听到父亲武皇帝的名号,顿时就严肃起来,他绷着脸端着酒水,对刘羡说:“太尉,方才我失言了,我不会给父皇丢脸的。”

得到了天子的理解,刘羡松了一口气,他连忙对羊献容行礼,然后退了下来。

回到席上,刘羡对着火盆烤火。过了片刻,司马越也贺岁结束,到刘羡身边,低声谈论道:“太尉,援军还没有到吗”

这是个所有人都在关注的问题,如今刘羡等人已经在金墉城固守了一个多月,按理来说,十余日前,河南那边的援军就该到了。可如今已经到了甲子年了,自金墉城眺望周遭,四处都是土山,根本看不清外面的情况,而外围的西军似乎也没有动静,这莫非不是说,援军还没有到吗

纵使刘羡如此节省粮食,但其实众人都知道,最多也就撑到这一月月底。而在这之后,就必须要做一个选择了,是投降还是杀出重围朝廷不可能学臧洪守东武阳,弄出什么守城吃人的事来,这影响实在太坏。

但刘羡对自己的判断还是较为笃定的,他相信援军已经到了。只是由于种种缘故,还没有与己方进行联系。尤其是这几日时间,刘羡在城内烧狼烟,试图与城外的公孙躬部相联系,可竟然没有回应,这极可能说明,是张方击退了公孙躬所部,继而严加封锁,使自己消息断绝,而不是外面没有变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