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五十五章 大奸似忠藏巧诈(上)

第五十五章 大奸似忠藏巧诈(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赵眘看着手中厚实的奏疏,用力呼吸了几下后,方才缓缓打开。

只是看了片刻,赵眘就浑身颤抖起来。

平心而论,这封文书中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赵眘知道的,甚至大部分事情乃是虞允文当面向赵眘解释过的。

然而这封奏疏则是将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联系到了一起,并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一番后,揭露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宋国的左相、巴蜀的使相与占据北方的外将已经勾结起来,想要颠覆大宋的国祚。

比如刚刚发生的陆游清算王氏这件破事,在出发前的私下御前问对之时,为了给吴璘大军筹措军饷,陆游向赵眘要了便宜之权,甚至明说要做出格之事。

赵眘也大约能想到陆游是想搜刮富人,却没想到他手段会如此激烈。

然而谁让之前说好了给了陆游便宜之权了呢?

赵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在史浩的文书中,陆游的行为就有了另一种意味。

大宋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才是宋国掌控天下的盟友。

陆游到了蜀地后,二话不说,先对忠于大宋的士大夫下手,他想干什么?是不是要破坏大宋在地方的政治根基?

尤其是巴蜀封闭性太强了,只要堵死几条要道,宋国就算是派兵都没法派,到时候陆游自可以称王称霸。

除此之外,还有刘淮称王的问题。

明眼人都知道,南北之事已经不可回转。

虞允文自然也是心中明白,但是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敌我之分并不是那么严格,尤其是还有生死大敌金国未灭的情况下。

因此,虞允文一直在用‘刘淮被部下裹挟,北地形势复杂,由于魏胜之死而对朝廷有了怨怼’等等理由敷衍。

史浩则在文书中清楚写明,刘淮一定是要反的,即便今日不反,明日也要反,朝廷需要早作准备。

而这样一来,一直在为刘淮说话的虞允文就成了居心叵测的叛逆之辈!

陆游南下归宋,也从忠义之举变成了暗中与刘淮里应外合的卑劣手段。

仅仅是这些已经算是重磅炸弹了。

待看到文书中史浩画了一张简易天下舆图,并且亲自标定的各方势力范围后,赵眘甚至惊骇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在这张舆图中,占据了多半个北方的刘淮自不用多说。

而主政襄樊南阳的虞允文,主政巴蜀的陆游,再与北地连成一片,形成的巨大势力范围足以对宋国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皇帝乃是实实在在的权力生物,在这一刻,赵眘心中只剩下了惶恐不安。

不过毕竟已经当了几年官家,赵眘的涵养功夫还是养出来了一些。

“不会的,大师傅,你若说刘大郎长久外放起了野心,朕还是有数的。可虞相公与陆使相又怎么可能背叛朕呢?”

说到这里,赵眘仿佛也找回了一些自信,毕竟虞允文在他登基的过程中居功至伟,而且功劳还不是动嘴皮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立下救世之功后,带着主战派旗帜鲜明的支持自己。

后来更是为了赵眘皇位的稳定,而不断率军出征,几场大战皆是亲冒矢石,听说最危险的时候,金军都已经冲到他的身前了。

更重要的是,虞允文一点也没有培养子侄的意思,他那些侄子们连个宰相属吏都当不上,明摆着是只想取一世功名,而不是万代功业。

再说了,虞允文已经位极人臣,乃是当朝左相,军政一把抓,又为何要投靠刘淮?

刘淮难道还能封他当个皇帝不成?

史浩长叹以对:“因为大宋国势危机,他们又不想为了国家效死,自然想要投靠刘大郎了。”

赵眘连连摇头,只觉得史浩说话更加荒谬了:“那他们早就做了。就如同陆使相,他为何还要归宋?直接留在北地,若是刘大郎真的叛乱,他不就是理所应当的第一任宰执吗?”

史浩痛苦的闭上眼睛,缓缓摇头,随后摘下官帽,大礼相拜:“官家既然不相信臣,那就罢了臣的宰相之位吧。”

赵眘慌了手脚,连忙起身将史浩扶起:“大师傅千万不要说这话,如今乃是国事为重,怎么能轻易罢免宰相呢?”

赵眘沉默半晌之后方才问道:“那依照大师傅所见,如今该如何应对呢?”

史浩依旧俯身低头,而嘴角终究勾起一抹笑容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