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六十四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六十四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现在是敌我情报全都不明。

史浩想要干什么;赵眘是否还坚定决心;仆散揆为什么敢出洛阳;关西的军情到底怎么样了。

这些事虞允文统统一无所知,若是在此刻就有所行动,岂不是会自乱阵脚?

而且陈俊卿的推断就一定准确吗?

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待到成闵撤回来之后,虞允文就让吴拱驻扎邓州,以应对关中与洛阳方向敌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如今这个时代,消息传递实在是太慢了。

“快一些!马上就到利州了!州城已经给咱们做好的白面馒头,炖了一百头羊来犒赏!今日到了,今日就能吃到!”

川北崎岖的山路之上,张振来回行走以作鼓劲。

他麾下的五千兵马虽然有些疲累,而且也有了怨言,然而他们看着自家将军同样步行,也就忍了下来。

身先士卒从来都是平息军中怨言的良药。

自从出了剑门关,进入传统意义上的金牛道之后,路就越来越难走了。

如果按照原定计划,这五千两淮兵要作为援军,一路向北,一直抵达凤州,出大散关,进攻陈仓,以打开关中平原的大门。

利州的首府广元很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可以放肆休息的地方了,因此陆游早早就给利州知州与通判发去了公文,以制置使的名义让他们好好劳军。

利州毕竟紧挨着四川盆地,消息畅通无阻,因此也早就知道了陆游的狠辣手段,根本不敢有一丝怠慢,倒也没出现文官轻视等恶俗桥段。

张振巡查营地到半夜,脱下靴子,散了一下味道后,躺在行军床上,立即就进入了梦乡。

在睡梦之中,张振梦到了他与那善妒的妻子生了八个儿子,而妻子也善解人意,替他又纳了三房小妾,到最后儿孙满堂。

只不过不知道他家是不是阳盛阴衰至极,整整三代全都男丁,根本没有一个女娃。

待到他年过八旬之时,张振的儿孙已经有近百人,终于有个小孙子生出了个重孙女,他兴奋的连拐杖都没拿,就跑去抱自家小重孙女。

在喜滋滋的接过襁褓后,张振仔细打量重孙女的面相,却见她留着长须,面容清瘦,眼角还有几处皱纹,对着张振说道:“张总管,醒一醒。”

“我入他……”

张振立即就被惊醒了,但还没来得及大骂出声,却只见床榻旁坐着一人,正是之前在成都府告别的四川制置使陆游。

这一刻,张振依旧觉得似乎是在梦中一般。

“陆……陆相公……你为何来此?这不符国家制度!”

作为四川的最高文职长官,陆游整天文山会海,怎么能擅自离开成都府呢?

这与将军临阵脱逃有什么区别?

陆游满脸疲惫,摆手说道:“这不是什么大事。

张总管,你听我说,朝中很有可能想要从关西退兵了!”

张振闻言直接从床榻上跳了起来,根本不顾全身上下只着筒裤:“如今就差最后一步,眼见着金贼越来越难坚持,怎么能从关西撤军呢?!”

陆游默然不语。

张振见状就明白,陆游身在四川,最多也就是书信交流,根本不可能对发生在临安的事情了如指掌。

“陆相公,这么大的事情,难道官家、宰执、枢密院竟然这么快的通过……”张振脸色有些苍白:“莫非关西已经大败?”

即便是圣旨也需要经过数道流程,尤其是军队战略进退这种大事,皇帝、宰相,乃至于中书舍人都可以阻拦住的。

陆游微微摇头:“张总管,你不要糊涂,若是关西大败,朝堂怎么会比咱们更先知道呢?”

说着这里,陆游重重叹气,揭开了谜底:“是中旨,是陛下的中旨。”

中旨算是非法圣旨,理论上地方官员帅臣都有权力封还。

但是中旨与中旨还是不一样的,赵眘却是用中旨催动了去年的隆兴北伐,在帅臣中有些威望,至于吴璘会不会遵旨撤军,也是两可之间。

张振目瞪口呆:“官家……官家不支持北伐了吗?官家……也……”

说到最后,这名已经成名许久的总管大将竟然浑身颤抖,眼中含泪。

付出了这么多人命,流了这么多的鲜血,竟然还是这个结果吗?

换了个官家,竟然不愿意收复故土吗?

之前那些战死沙场的袍泽又算什么?

陆游却是直接摁住张振的肩膀:“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朝中怎样打算,是他们的事情,咱们现在要立即赶往大散关!”

“无论关西是否撤军,军心必定低落,莫忘了,完颜亮可就在关中!这个机会他不会不抓住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