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这里曾经有人不信命(2 / 2)
他们的手指冻得通红,甚至有些僵硬,但他们仍然坚持着。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测试结果令人惊讶。
手写ocR识别在低温手套操作下,仍然保持了87%的准确率!
这意味着,即使在极寒环境下,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手写的方式,进行代码输入。
伊万教授兴奋地将测试结果整理成报告,发送给了“赤脚代码”的开发者。
他没有申请专利,而是将优化建议反馈给了原开发者,并在邮件的末尾,附上了一句话:
“你们忘了写一句欢迎语,我给你们加上了:你好,人类。”
几天后,这句话出现在了全球两万余台“赤脚代码”设备的启动界面上。
那是对所有使用者的问候,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祝愿。
在中国的某个职业技术学校里,白天正指导着他的学生,复现“五色标签体系”。
这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物料管理方法,用五种不同颜色的标签,对物料进行分类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学项目,却意外地发现,隔壁汽修班也在使用类似的方法管理工具。
他主动登门交流,发现两个专业在物料管理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
于是,他提议两个专业联合开设一门名为“跨工种防错设计”的选修课。
这个提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
期末展示会上,一组学生用废弃的霓虹灯管,改造了车间警示系统。
他们将灯管连接到车间的各种设备上,灯光的颜色随着设备的状态而变化。
当设备正常运行时,灯光是绿色的;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灯光会变成红色并闪烁。
整个车间灯光流转,宛如一场工业交响乐。
校长看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当即表示要为这个项目申报“教学创新奖”。
白天却当场撕掉了申报表。
“咱们教的是手艺,不是政绩。”他平静地说道。
台下,掌声雷动。
这些人才,将会在未来的中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万籁俱寂的深夜,雷诺轻轻合上最后一本加密电子书,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
他起身走到窗边,任由清冷的月光洒在身上。
指尖习惯性地在裤缝上摩挲,那里曾经别着一把随时待命的格洛克。
他已经很久没有摸过枪了,自从他转型为幕后守护者,枪便成了记忆中的物件。
他走到电脑前,十指如飞,敲击出一串串复杂的代码。
屏幕上,无数的数据流闪烁着,构建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
这是他为楚墨建立的匿名云账户,只有他和楚墨两个人知道。
他要最后一次登录这个账户,确认一些事情。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回车键。
屏幕上,弹出一个对话框:“请输入验证信息。”
雷诺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无需修改
雷诺的瞳孔骤然紧缩。
验证信息并非他预设的任何一种密语,而是一段音频请求。
他毫不犹豫地点击播放。
音箱里传出略带失真的声音,那是楚墨最后一次公开露面的告别演讲。
演讲中,楚墨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击在时代心脏上的重锤。
“……我们不是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而是要成为规则的破壁人。当所有人都高喊着既定秩序万岁时,我们要做的,是亲手埋葬它!……”
雷诺的心脏砰砰直跳。
过去三十天,这段音频被触发了四次。
系统精确地记录下每一次触发的原因:某省出台“开源项目须备案”草案,扼杀民间创新;某央企限制员工访问Github,闭门造车;某高校取消学生竞赛自主选题权,钳制思想;以及王振国主持修订《科技伦理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试图将一切置于监管之下。
他双眼如鹰隼般锐利,迅速浏览系统自动生成的推送记录。
数百封邮件,精准地送达那些政策起草人的邮箱附件里。
他们会听吗?
他们会懂吗?
已经不重要了。
雷诺长舒一口气,知道楚墨的意志,如同病毒般蔓延开来。
他彻底退出匿名云账户,用军用级别的格式化程序,将硬盘反复擦写七遍,确保没有任何数据残留。
他最后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那张陈旧的世界地图,上面用鲜红的马克笔圈出无数个地点,那是楚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而现在,这些地方都亮起了微弱的光芒,那光芒不属于任何组织,不属于任何国家,只属于那些不甘被奴役的灵魂。
他关掉房间的灯,黑暗瞬间吞噬了一切。
门缝里漏出的最后一缕光线,照亮地板上几个模糊的字迹,那是用鞋底反复蹭出来的,笔画歪歪扭扭,却带着一股决绝的意味:“这里曾经有人不信命……”
“飞鱼,帮我查一下,最近云南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