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 > 第807章 锈河自己会流

第807章 锈河自己会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信号覆盖良好的城市里,无人机就像长了翅膀的眼睛,指哪打哪,精准可靠。

但在这片被群山环抱的滇东南,电磁波像是被揉皱的纸团,脆弱得不堪一击。

“滋…滋…”

操控面板上,代表信号强度的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最终彻底熄灭。

无人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消失在翠绿色的山峦间。

“丢了?”队伍里的一个年轻人忍不住问,语气里带着一丝焦躁。

这台无人机造价不菲,摔坏了可不是小事。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安。“没丢,它会留下痕迹。”

她迅速调出无人机最后回传的画面,定格,放大。

画面定格在一片泥泞的山坡上,滑坡的痕迹清晰可见,一座孤零零的中继站被掩埋了一半。

几根粗糙的竹竿,歪歪斜斜地撑起一块破旧的雨布,形成一个简陋的遮雨棚。

雨布下,一台老式调制解调器,外壳已经泛黄,正发出微弱的红光。

“就是那里。”林小满指着画面上的坐标,语气坚定,“过去看看。”

队伍开始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

雨后的山路湿滑泥泞,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沼泽里,稍不留神就会滑倒。

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画面中的地点。

眼前的景象比无人机拍摄到的更加触目惊心。

滑坡几乎将整个中继站吞噬,只剩下一小部分勉强露在外面。

几根竹竿支撑的雨布,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随时都会倒塌。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走近,拨开雨布,一台老式调制解调器映入眼帘。

机器的指示灯还在闪烁,发出微弱的红光,仿佛在诉说着它最后的坚守。

电源来自一块摩托车电瓶,用几根粗糙的电线连接着。

“这是什么年代的玩意儿?”队伍里的年轻人忍不住吐槽,“还能用?”

林小满没有理会他的抱怨,她的目光被线路接口处吸引。

几根细细的电线,缠绕着五颜六色的毛线,像是孩子们的涂鸦。

“山语导航……”她喃喃自语。

她认出了这些毛线的颜色编码,那是当地孩子自创的一种简易导航方式,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方向和距离。

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在复杂的山路上找到回家的路。

林小满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线路的连接方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即使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即使面对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这些山里的孩子,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信息的传递。

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认真地画下接线图,在旁边用工整的字迹写道:“下次换铜丝。”

当天晚上,林小满的团队成功修复了中继站,传感网恢复了通联。

在庞大的数据流中,多出了一段特殊的加密包。

林小满熟练地解开密码,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手绘的区域地形图,笔触稚嫩,但却标注了三个潜在的塌方点。

陈默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盯着电脑屏幕。

作为边境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打交道。

但他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快递。

一个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的包裹,静静地躺在他的办公桌上。

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卷老式磁带和一张皱巴巴的手写纸条:“放给听得懂的人。”

磁带的封面上没有任何标识,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

陈默好奇地将磁带插入一台老旧的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嘶…嘶…”

一阵刺耳的噪声传来,夹杂着一些断断续续的电台信号。

陈默皱着眉头,正准备关掉录音机,突然,他捕捉到了一段清晰的摩斯电码节奏。

他立刻意识到,这卷磁带并不简单。

陈默迅速联系了阿杰。

阿杰是镇上修车铺的少年,也是一位业余无线电发烧友,对各种电子设备和通讯协议了如指掌。

“阿杰,帮我看看这个。”陈默将磁带和纸条递给阿杰。

阿杰接过磁带,仔细听了一遍。

“这是……军工电台的残频录音?”他惊讶地说道,“里面夹杂着摩斯电码,有点意思。”

两人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将磁带中的摩斯电码全部解码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