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献俘投诚明心志,密营聚义话抗金(2 / 2)
“天启四年,我在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辞去登莱巡抚之职,就是因为阉党作祟。”
“永明镇是靠收容辽民发展起来的,抗金就是顺应民意,而且依靠海贸支持民生,钱粮充足,武备精良,上下一心,是唯一有望平辽的势力,我不想怀着遗恨渡过晚年,便投奔了它。”
刘兴祚点头称是,又面露疑虑:
“永明镇火器之利,远超明军,这般厉兵秣马,该不会有鲸吞天下之志吧?”
“你多虑了。”
袁可立摇头轻笑,
“永明镇背后的金主,是侨居日本平户的海商李旦,他只对做生意感兴趣,并无意坐拥天下,之所以支持永明镇抗金,不过是不忍见天下生灵涂炭,遭鞑虏摧残罢了。”
随后,袁可立又耐心解答了刘兴祚关于永明镇经济民生、抗金规划等诸多疑虑,最后郑重道:
“我敢保证,你加入永明镇绝不会后悔!”
“袁公放心!”
刘兴祚眼中闪过坚定之色,沉声道,
“末将反金,就是看不惯建奴不把汉人当人,只要能保护汉人同胞,驱逐鞑虏,让我加入哪里都行!”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刘兴祚反正归明比如今晚了一年,是1628年才实现的。
当时他为逃离后金,设下“诈死”之计,将一盲人灌醉缢杀,焚尸后让亲信假称他遇火灾身亡,随后乘船抵达皮岛,正式投奔毛文龙麾下的东江镇。
然而,他与毛文龙因权力争夺、派系对立、利益冲突等诸多原因矛盾重重。
毛文龙察觉他是朝廷安插的“钉子”,对其百般压制,仅授予游击将军之职,远低于他在后金的副将地位。
后来,刘兴祚因战略理念契合与政治需求,与蓟辽督师袁崇焕走近,成为其拉拢的对象。
毛文龙被杀后,刘兴祚得以升任参将,统领东江镇一部。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爆发,他随袁崇焕进京勤王,次年正月在永平两灰口与后金军作战时中流矢牺牲,年仅三十余岁,死后被崇祯帝追赠三级,赐祭六坛,备极哀荣。
两人相谈正欢,地窨子的房门突然被推开,徐光启、林福、黄昭、李德、李俊臣、虞明珠、赵贞雅七人一同走了进来。
“来得正好,我为你们引荐一位得力同道。”
袁可立笑着介绍道,
“这位便是刘兴祚将军,今日已正式加入永明镇,他熟悉建奴内情,往后抗金大业,定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随后又将黄昭等人依次介绍给刘兴祚,众人纷纷见礼,言语间满是对这位“弃暗投明”将领的欢迎。
介绍完毕,袁可立正色道:
“子先兄、林福、黄昭、李俊臣、虞明珠,刘兴祚,明日与我一同前往安州,等候毛文龙将军,确认围剿阿敏的战果,然后便乘坐颜总督的舰队返回永明镇。”
“途中我们还需前往觉华岛拜会朝鲜国王李倧,与朝鲜订立一些互利共赢的协议,巩固抗金同盟。”
随后他转头对李德、赵贞雅夫妇吩咐道,
“你二人率领妙香山密营的一万永明军,从陆路返回永明镇,沿途切勿惊扰百姓。”
“遵命!”
众人齐声应下,地窨子内气氛热烈,一场新的抗金布局,正随着刘兴祚的加入渐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