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归途序曲(1 / 2)
2012年元旦的清晨,青市笼罩在一层若有若无的薄雾中,寒气裹着新年的气息扑面而来。九月站在学校门口,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水珠。
校门口的路灯还未熄灭,昏黄的光晕里,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在她的棉鞋边。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显示着6:45,距离最早一班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到站还有十五分钟。
书包带子被她反复调整了三次,帆布材质的包带在指间勒出浅浅的红痕。等车的间隙,九月从羽绒服内袋摸出折叠整齐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查了三天的列车时刻表——从青市到长安的硬座票价68元,发车时间17:20;长安到南市的列车硬座票价是180元,次日0:15发车。为了这次通票购买,她甚至在草稿纸上模拟了五种转车方案。指尖划过那些用红笔圈出的关键车次,她的指甲在纸面上留下细微的压痕。
远处传来公交车的报站声时,校门口已经聚集了十几个学生。穿着灰色连帽衫的男生正和同伴争论着哪趟车不绕路,扎马尾的女生踮着脚往公交驶来的方向张望。
九月攥紧了手里的学生证,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尝试购买通票,以往都是分开买两段车票,虽然麻烦,但至少不会出错。
公交车碾过路面,轮胎发出吱呀的摩擦声。公交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的瞬间,九月被裹挟着的人流推搡着挤上车。车厢里弥漫着混杂着羽绒服、早餐和潮湿雨伞的气味,她的后背紧紧贴着车门,脚尖勉强够到地面。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被挤得贴着车窗,怀里抱着的书本已经变形;两个结伴的女生用行李箱在人堆里开辟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其中一个正对着手机抱怨:“早知道就提前在代售点买了!”九月低头数着车窗外掠过的路牌,每经过一个站点,她都在心里默算距离火车站还有多远。
当公交车终于驶入火车站广场时,九月感觉自己的双腿已经发麻。连续半十分钟的站立,让她的膝盖传来阵阵酸痛,每挪动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推开车门的刹那,刺骨的冷风裹挟着细密的冰粒扑面而来,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睫毛上瞬间凝结起细小的冰晶。
广场上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动,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行色匆匆,此起彼伏的喧闹声中夹杂着小贩的吆喝。九月被人流推着向前,她把背包换到前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就在前方,红色的车次信息不断滚动,像跳动的火焰灼烧着她的眼睛。广播里机械地重复着“请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和车票”的提示,在嘈杂的环境里显得格外刺耳。
九月拉紧了羽绒服拉链,把围巾又往脖子上绕了两圈,试图抵御这无孔不入的寒冷。她的鼻尖被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在围巾上凝成霜花。
顺着蜿蜒的队伍望去,购票窗口前早已排起了长龙,人群像一条灰色的长蛇,在寒风中缓慢蠕动。队伍里有人裹着厚厚的军大衣,抱着保温杯不停跺脚;几个学生挤在一起,捧着书本复习功课;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一边安抚哭闹的小孩,一边警惕地护着身后的行李。
九月摸了摸内袋里的笔记本和学生证,确认还在原位。她深吸一口气,在队伍末尾站定,默默计算着轮到自己时大概要多久。寒风穿透衣料,她的手脚渐渐失去知觉,但想到只要买到通票,就能免去中转时的奔波,心里又涌起一股暖意。
远处的钟楼传来报时声,惊起一群白鸽,扑棱棱地掠过灰蒙蒙的天空。在这寒冷又喧闹的清晨,每一个等待的人,都怀揣着对家的思念,在寒风中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期待。
时间在缓慢流逝,队伍挪动的速度比想象中更慢。电子显示屏上的车次信息早已刷新了三轮,九月的脚已经冻得失去知觉,麻木的痛感从脚底蔓延至小腿。她不得不不停地换脚站立。寒风钻进裤脚,羽绒服里积攒的体温正被一点点抽走。
排在前面的两个艺术生索性坐在行李箱上,其中短发女生翻开速写本,铅笔在纸面沙沙游走。她笔下的画面渐渐鲜活:抱着保温杯跺脚的大叔、踮脚张望的情侣、趴在栏杆上数鸽子的小男孩。每当画完一张,她就递给同伴点评,两人压低声音的讨论偶尔飘进九月耳中:\"你看那个穿军大衣的,他围巾的褶皱画出来肯定特别有质感。\"
身后背着孩子的妇女突然发出轻笑。九月回头,见她从蓝布兜掏出油纸包着的包子,热气瞬间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慢点儿吃,烫嘴。\"她轻轻拍着背上扭动的孩子,自己只咬下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呵着气说:\"等买到票,咱们去候车室吃热乎的。\"孩子咬着包子含糊应着,碎渣掉在母亲肩头,又被风卷着扑向九月的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