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融合紊乱下的根脉唤醒(1 / 2)
艾拉的星舰驶入汇寂星域外围的“乱融星云”时,光刃的忆核结晶首次呈现出“破碎交织态”——刃身代表“外来融合”的多色光带(创序蓝、灵序金、共生绿等)毫无规律地缠绕冲撞,每种颜色都试图占据主导,碰撞处产生“能量火花”,随即转化为“灰色废能”;代表“本土根脉”的“土脉褐”色(本土文明独特性专属色)被挤压在多色光带缝隙中,呈“断裂纤维状”,仅能在碰撞间隙微弱闪烁,像被狂风撕扯的旧布。星舰的“本土融合监测仪”(第360章基于灵约平衡仪升级的设备)显示,星域的“本土适配度”仅为0.6(满分为5,越低代表外来与本土越脱节),99%的居民处于“融合混乱态”:68%的居民因“规则冲突”无所适从(同时执行创约“益毁比≥1.5”与灵约“试点机制”,却因本土能量逻辑不同,按前者评估为“风险”,按后者判定为“可行”,导致同一创新既被批准又被驳回),27%的区域因“创新排异”陷入生存危机(引进的外星系星麦不适应本土酸性土壤,不仅绝收,还释放有毒物质污染本土耕地),5%的“本土守护者”(坚持传统技术的居民)被边缘化,其保留的本土种植法、规则逻辑被视为“落后象征”;星轨的“融合紊乱坍缩带”已覆盖核心区域的99.9%,坍缩带内的星轨光带呈“多色破碎交织状”,能量按创序、灵序等多体系逻辑无序流动,每10分钟就发生一次“能量对冲”,每次对冲损耗200单位能量,核心城镇“汇寂镇”的东侧“外来创新区”(推广外星技术的区域)因能量对冲,星轨光带已碎片化30%,西侧“本土保留区”(本土守护者聚居地)因“外来能量压制”,仅能获得基础能量的15%,居民靠储存的旧星麦勉强生存,“土壤监测员说,引进星麦污染的耕地已达80%,若不清理,5年后将彻底无法种植任何作物;能量管理员说,星轨碎片每增加1%,全星域供电中断风险就提升10%,现在已达65%!”
“艾拉导师,他们连‘种什么麦子’都要照搬外星系,结果把自己的地都毁了!”莉娜的全息影像带着焦虑的颤抖,她身后的画面里,汇寂镇一片“混乱却绝望”的景象:镇中心的“融合广场”上,居民们围着“规则冲突公示屏”争吵——屏幕左侧显示“创约评估:外星星麦益毁比1.8,批准推广”,右侧显示“灵约评估:外星星麦试点3天绝收,禁止种植”,下方标注“按融合政策,两规则均需执行”,一位名叫泰拉的年轻农民拿着“外星星麦种子”,既不敢种(怕排异污染),又不敢不种(怕被判定“拒绝融合”),急得眼泪直流;广场东侧的“外星星麦种植区”,大片耕地被有毒物质污染,土壤呈暗紫色,散发着刺鼻气味,几位清理人员戴着厚重的防护面罩,却仍不时咳嗽,“引进时说‘这麦子能高产3倍’,结果种下去才知道,我们的土是酸性的,它要碱性土,不仅长不出来,还把地里的养分都吸光了!”;广场西侧的“本土保留区”,70岁的本土守护者卡尔正用“传统木犁”耕地,他身边的“本土星麦种子”(仅存的10公斤)被小心地装在陶罐里,“这些种子能在酸性土里长,还能抗星霜,可他们说‘这是落后的,要种外星的好麦子’,现在地毁了,他们又来问我‘怎么救’,可种子快没了,地也快不能种了……”
艾拉立刻调出汇寂镇的“融合异化史”:八年前,汇寂星域因“文明进步缓慢”,启动“全域融合计划”,初衷是“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提升本土文明水平”,初期谨慎引进(如改良外星星麦适应本土土壤),确实推动了星麦产量提升。但五年前,首领莱拉提出“全速融合论”,认为“本土根脉是进步的阻碍,全盘照搬才能快速超越”,开始无筛选引进:直接复制创序星域的“创约评估体系”(未考虑本土能量流动较慢,按此评估本土创新均为“低益毁比”),原样照搬灵序星域的“灵约试点机制”(未适配本土耕地分布,试点区全选在不适宜区域),大规模推广未改造的外星技术、作物。三年前,首次“创新排异”(外星星麦污染耕地)出现时,莱拉仍坚持“是本土太落后,需进一步融合”,反而加大外来成果引入力度;一年前,本土守护者的最后一片传统耕地被征用推广外星技术,本土根脉能量彻底枯竭,星轨因多体系能量无适配对冲,陷入融合紊乱,文明虽看似“多元”,实则在混乱中走向崩溃。
“泽瑞,为什么吸收外来优秀成果,会变成摧毁本土文明?”艾拉的光刃抵在控制台的星轨图上,平衡之力渗入融合紊乱坍缩带,感受到多股“强硬却脱节的能量”——创序蓝能量追求“风险控制”,灵序金能量强调“灵活试点”,共生绿能量侧重“集体共生”,却无一股能量考虑“本土酸性土壤”“能量流动慢”的实际情况,像几支不同步伐的军队强行组队,只会相互绊倒,“他们以为‘优秀的就是适合的’,却不知道脱离本土根脉的优秀,再先进也是毒药。”
泽瑞的触手在忆核结晶表面拆解“融合紊乱粒子”(从坍缩带捕捉的能量颗粒),触手上的发光斑点组成“融合-本土异化模型”:“正在解析……危机根源是‘融合初心的根脉背离’。融合本是‘本土根脉吸收外来养分的成长’——像树吸收雨水,需通过根系过滤适配,才能转化为生长能量;但现在汇寂星域的融合,是‘用外来养分淹没根系’,既不筛选也不改造,直接将雨水灌进树干,导致根系腐烂、树干断裂。他们将‘融合’等同于‘取代’,将‘进步’等同于‘抛弃本土’,导致外来成果与本土环境、能量、习惯完全脱节,规则冲突、创新排异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是‘本土根脉能量的彻底枯竭’——没有根脉支撑,任何外来成果都无法扎根,只能在紊乱中消耗文明自身。”
星舰艰难降落在汇寂镇的“融合冲突区”(规则冲突最严重的区域,同时设有创约评估站与灵约试点站)时,艾拉亲眼目睹了更令人揪心的景象:冲突区的“本土根脉碑”(曾刻有“土为根,融为养”的石碑)被覆盖上“全域融合宣言”的多色金属板,板上写着“外来即先进,本土即落后”,石碑底部的“本土记忆晶片”(储存本土种植法、规则逻辑的核心)被挖出,扔在“落后废品站”(专门销毁本土物品的区域),晶片表面已被磨损,露出“本土星麦抗酸基因序列”的残缺数据;冲突区的“民生服务站”,居民们排队申请“能量使用许可”——按创序规则,“民生能量需按益毁比评估”,本土居民的“取暖需求”被评估为“益毁比0.8,拒绝供应”;按灵序规则,“民生需求可申请试点”,同一需求又被批准“供应2小时”,工作人员拿着两份矛盾的审批单,只能无奈地说“我们也不知道该听哪个,你们自己看着办”;一位名叫米娅的母亲,为了给发烧的孩子取暖,多次申请能量,却因规则冲突始终无法获得稳定供应,只能抱着孩子坐在冰冷的房间里,孩子的哭声与规则公示屏的提示音交织,让人窒息。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用本土星麦做的麦糊是什么味道吗?”艾拉走向米娅,她的光刃释放出微量土脉褐能量,轻轻触碰米娅怀里的“旧星麦布袋”(里面装着最后一点本土星麦粉)——布袋上绣着“土脉守护”的图案,是米娅奶奶留下的,奶奶曾用这袋里的种子,在星霜天种出了救命的星麦。
米娅的身体微微一颤,眼神闪过一丝模糊的记忆:“记得……奶奶说,这种麦子不怕酸土,再冷的天也能长,麦糊是甜甜的……可现在,地毁了,种子也快没了,他们说‘吃外星麦糊才先进’,可外星麦子不仅不好吃,还毁了我们的地。”她打开布袋,里面只剩不到半杯星麦粉,“这是最后一点了,我想给孩子留着,可他现在发烧,连取暖的能量都没有……”
“艾拉导师,星轨的‘碎片坍缩预警’出现了!”莉娜的全息影像紧急接入,她举着星轨监测图,图上的融合紊乱坍缩带内,星轨光带的碎片化程度已达45%,能量对冲频率从10分钟/次提升至5分钟/次,每小时损耗能量升至2800单位;汇寂镇的“外来创新区”已出现“星轨断裂”,该区域的供电彻底中断,居民只能靠应急能量块生存;同时,“星尘酸雨预警”发布——48小时后,一场高强度星尘酸雨将扫过汇寂镇,被污染的耕地若不及时用“本土中和技术”处理,将彻底失去修复可能,本土保留区的最后一片耕地也会被酸雨侵蚀;首领莱拉虽收到预警,却仍坚持“继续引进灵序星域的‘耕地修复技术’”,拒绝使用本土守护者的中和法,“如果48小时内不能唤醒本土根脉,星轨会彻底坍缩,耕地会永久报废,居民将陷入‘无能量、无食物’的绝境!”
艾拉立刻前往“融合核心厅”(制定融合政策、存放外来规则与创新数据的场所)——这里本该是“本土与外来的适配中心”,如今却被改造成“外来成果展示厅”:房间里布满“外星文明成果海报”(创序的创约体系、灵序的灵约机制、共生的集体技术),墙上的屏幕循环播放“外来文明先进案例”,没有任何本土相关的资料;中央的“本土根脉晶核”(储存本土文明核心记忆的晶核)被放置在“融合压制罩”中,罩上刻着“本土落后,融合优先”的符文,晶核释放的土脉褐能量被压制,仅能维持自身存在,无法影响外界;几位“融合执行者”正机械地录入外来规则,他们的电脑里没有“本土能量逻辑”“本土土壤数据”等基础资料,“所有规则……按外来标准执行……所有创新……按外来案例推广……本土数据……无需参考……”
“你们知道吗?这个本土根脉晶核里,储存着你们祖辈‘用本土智慧生存’的记忆——五十年前的星尘酸雨,他们用‘本土紫草根提取液’中和土壤,保住了所有耕地;三十年前的能量危机,他们用‘本土星轨分流法’(贴合本土能量流动的规则),让能量利用率提升50%,这些不是‘落后’,是你们文明的根!”艾拉指着晶核,声音带着急切,“现在星轨要断了,耕地要毁了,再照搬外来成果,你们连‘进步’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位融合执行者停下手中的动作,他的家乡就在“外来创新区”,星轨断裂后,他的家人已断电24小时。他看着屏幕上“灵序耕地修复技术需7天才能到货”的提示,第一次质疑“融合政策”:“我……我家乡的地快被酸雨毁了,7天后再修复,来得及吗?卡尔老人说……他们有办法24小时内中和,我们……能不能试试?”
“莫克,能制作‘本土融合适配仪’吗?”艾拉的光刃在控制台绘制仪器草图,核心是“本土根脉提取与外来适配模块”——不否定融合的价值,而是先提取“本土核心数据”(土壤酸碱度、能量流动逻辑、居民生活习惯),再评估外来规则、创新的“本土适配度”,对适配度低的成果进行“本土化改造”(如调整外星星麦基因适应酸性土壤、优化外来规则贴合本土能量逻辑),而非直接照搬或拒绝,“我们需要一种装置,不是‘反对融合’,而是‘让融合扎根本土’——比如外来的耕地修复技术,可结合本土紫草根提取液,变成‘24小时快速中和法’;外来的规则体系,可调整评估参数,适配本土能量流动,让规则不再冲突,让融合真正滋养文明,而非摧毁它。”
莫克的机械臂在全息投影中快速熔合材料,黑色铠甲上的活态金属同时流动着多色融合光、土脉褐与“适配银”色(外来-本土适配专属色),三种颜色在铠甲中心形成“根脉融合结构”(土脉褐为核心根脉,适配银为中间转化层,多色融合光为外层养分,代表“外来养分经适配转化,滋养本土根脉”):“我们用第290章的灵约平衡仪核心,混合星瞳学院研发的‘本土根脉晶’,制成了‘本土融合适配仪’。仪器有三个核心功能:‘根脉提取’——扫描本土环境、能量、习惯,生成‘本土核心数据库’;‘适配评估’——量化外来成果的本土适配度(≥3为可直接用,1-3需改造,<1不适用);‘改造引导’——为适配度低的外来成果生成‘本土化方案’(如基因调整、参数优化)。已经生产了4500台,但融合核心厅拒绝使用,莱拉甚至说‘适配仪是‘本土保守工具’,会阻碍融合进度’!”
“林宇,能找到‘本土-融合共生时代’的完整记忆吗?”艾拉转向控制台,林宇的金色意识体正尝试从“落后废品站”的本土记忆晶片中提取“根脉记忆碎片”,“只有让莱拉和融合执行者看到,祖辈‘以本土为根、适度融合’的成功(如改良外来星麦适应本土,既保留高产又抗酸),他们才会相信‘融合不是取代本土,而是滋养本土’。”
林宇的意识体闪烁着,传递出疲惫却坚定的信号:“正在提取……找到了!十五年前,本土-融合共生时代的‘根脉融合记忆’!记忆里,祖辈们引进‘外星高产星麦’后,没有直接推广,而是用本土星麦的‘抗酸基因’与其杂交,培育出‘抗酸高产星麦’,既保留了外星品种的高产,又适应本土酸性土壤;借鉴‘外来规则’时,结合本土‘能量流动慢’的特点,将‘益毁比评估周期’从7天调整为14天,让本土创新能通过评估;那时的融合,不是‘外来取代本土’,而是‘本土吸收外来,变得更强’,星轨光带呈‘土脉褐为底、多色融合光点缀’的和谐形态,文明进步速度是现在的2倍!这些记忆储存在本土根脉晶核的‘根脉记忆层’,被融合压制罩覆盖,需要‘本土守护者的根脉能量’才能穿透——卡尔等老人保留的本土技术、记忆,就是最好的根脉能量来源!”
艾拉决定从“本土守护者的根脉能量”入手——卡尔等老人不仅保留着本土技术,还传承着“根脉能量激活方法”(通过传统仪式,唤醒本土根脉晶核的能量)。她带着本土融合适配仪,前往本土保留区,找到卡尔:“卡尔老人,您愿意帮我们,让‘抗酸高产星麦’重新长在这片土地上吗?”
卡尔看着手里的本土星麦种子,又看了看被污染的耕地,终于点头:“我愿意……但我怕他们又说‘这是落后的’。”他将种子放在适配仪上,同时启动“根脉唤醒仪式”——用本土紫草根熬制的汁液,涂抹在适配仪的“根脉接口”上,汁液接触仪器的瞬间,土脉褐能量剧烈涌动,适配仪的“根脉提取”功能被激活,快速采集到“本土土壤酸性参数”“能量流动速率”“传统种植周期”等核心数据。
林宇的意识体在根脉能量的支撑下,化作一道褐色光束,穿透融合压制罩,触碰到本土根脉晶核的根脉记忆层——共生时代的记忆被唤醒,投射到汇寂镇的公共屏幕上:祖辈们在实验室杂交星麦,看着抗酸高产星麦发芽时的笑容;在规则调整会议上,讨论“如何让外来规则适配本土”的热烈场景;丰收时节,居民们捧着饱满的星麦,既庆祝高产,又自豪“这是我们汇寂星域自己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