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 第867章 《火星》进入收官阶段

第867章 《火星》进入收官阶段(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陈保国欲言又止,最终化成一声叹息,会议室内陷入一片安静。

不知道过了就多,韩山屏饰演的局长看了看众人,说道:“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战友,但是这其中的风险又太大。那这样,连线一下神舟号小组成员,问问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同意,就需要我们拿出最可靠的方案,如果不同意……”

从理性上讲,用让那个更多的人冒着牺牲的风险去救一个人,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太空探险不会一次事故都不发生,总不能每次都放弃,这其实也是为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故探寻经验。

而且这件事情现在是全世界皆知,西方对华夏航天事业的诋毁也需要进行反击。

“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最终,在经过反复权衡和模拟计算后,地面指挥中心通过了那套“疯狂”的方案。

但这套方案要完全实施,还要征求神舟号的机组成员。

神舟号机组成员的戏份早已经拍摄完成,今天不用继续拍摄,后期剪辑处理一下就好。

神舟号机组成员自然是同意了营救方案,他们在知道自己的战友、伙伴被自己留在了火星,心里本就自责,加上一直以来华夏都讲究奉献和牺牲精神,他们就更不会拒绝了。

随着命令下达的那一刻,整个指挥大厅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瞬间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

杨简想要营造的,就是这群华夏航天人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传递出一种冷静而强大的力量感。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有能力、不放弃自己人且有能力救援的大国形象。

拍摄还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当中。

“各部门准备!引力弹弓加速行动,第一次轨道修正,开始!”郭番大声喊道。

所有的摄像机对准了大屏幕上模拟的飞船轨道变化,对准了操作人员紧张的面庞,对准了不断跳动的数据和曲线……

“咔!这条过了!”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放松的呼气声,但很快又投入到下一个镜头的准备中。

所有的人都将刚刚的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免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和震撼。虽然知道是在演戏,但置身于这近乎真实的航天指挥环境中,在杨简这位国际着名的电影大师的带领下,同时看着一群优秀的演员和专业人员共同努力,去呈现华夏航天人的智慧、勇气与担当,他们仿佛真的看到了背后那个强大的祖国,为了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安全而不惜代价、全力以赴的景象。

这,就是杨简想要制作的华夏版《火星救援》的核心灵魂——不再是孤胆英雄的自我救赎,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凭借其集体力量、科技实力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共同书写的太空救援史诗。

剧组所有的人都知道,当这些镜头最终与他们在金昌和怀柔摄影棚完成的火星戏份剪辑在一起时,将会产生无比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他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航天城连续拍摄了三天的时间,外景拍摄结束后,大队人马迅速转场回到怀柔影视基地。这里1:1复刻了华夏航天飞控中心,甚至更加具有戏剧张力和未来感。

巨大的环形空间,正面是超大型的主屏幕墙,此刻显示着模拟的火星轨道图、各类飞行器参数以及地球与火星的实时位置关系。下方是一排排整齐的计算机控制台,穿着蓝色航天局工服的技术人员们(由专业群演和真正技术人员指导)坐在操作台前,严阵以待。

灯光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专注的氛围,主光源集中在控制台和大屏幕上,其他地方相对昏暗,只有无数指示灯和屏幕闪烁着幽蓝或绿色的光芒。

今天这里要拍摄的是利用“后羿推进器”为救援飞船提供加速的关键操控戏份。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协同、精确到秒的操作,充满了紧张感和科技感。

杨简依然坐在属于导演的位置上,盯着监视器,掌控全局。火星任务小组的演员也全员回归,张亦拍摄完BJ的戏份,没有跟着《湄公河行动》剧组一起前往滇省边境,而是留下来先把《火星救援》的戏份拍完。

柳亦妃饰演的火星小组任务队长梅丽站在飞控中心的核心指挥位上,她身着剪裁合体的宇航服内衬服装,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全场。

“各部门最后确认!特效组,屏幕数据流同步!”

“摄影组准备就绪!”

“演员准备!”

“3…2…1,开始!”

飞控中心内,气氛瞬间绷紧!

“轨道参数确认!”

“推进器点火程序载入!”

“倒计时一分钟准备!”

各岗位操作员清晰冷静的报告声此起彼伏,敲击键盘的嗒嗒声密集而富有节奏感。

柳亦妃(梅丽)深吸一口气,对着麦克风,用沉稳而清晰的声音发出指令:“BJ飞控中心授权,后羿推进器,点火!”

“点火!”

“推进器工作正常!”

“速度提升中……”

“预计三小时后抵达预定加速节点!”

大屏幕上,复杂的轨道示意图发生着动态变化,代表救援飞船的光点沿着新计算的轨道快速移动。

所有演员都需要表现出极度专注下的紧张,以及步骤成功后的短暂松弛和欣慰。柳亦妃的眼神尤其重要,要在冷静果决中,透露出对遥远太空同事的关切和对任务成功的期盼。

“咔!很好!保一条!”

“道具,检查一下三号控制台的屏幕显示,有个数据跳错了!”

“群演老师,报告的时候身体可以再前倾一点,表现出紧迫感!”

拍摄在高度重复和精细调整中进行。每一个镜头的完成,都需要导演、演员、摄影、特效、灯光、道具等部门的完美配合。

一旦发现问题或者说是小瑕疵,杨简就会亲自走到飞控中心场地内,亲自给演员说戏,或者与特效指导确认某个操作手势是否与后期特效画面匹配。

他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

“这里,在报告参数确认的时候,手指要在这个按键上有一个坚定的按压动作,即使这个按键可能没实际功能,但要给观众一种‘就是这里,确认无误’的真实感。”

“老胡,作为医疗官,此刻的关注点可以更多地在生命保障系统的远程监测数据上,即使镜头没给特写,但您的状态要一直在。”

在这种高强度、高精度的拍摄中,时间过得飞快。当杨简终于满意地喊出“这条过了!准备下一场”时,窗外早已是夜幕低垂。

工作人员和演员们稍事休息,准备转场拍摄夜戏。杨简走到飞控中心巨大的模拟舷窗前(窗外是绿幕,后期会合成星空),看着眼前这一切。

虽然只是拍摄,但置身于这个高度还原的飞控中心,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听着耳机里模拟的通讯声,他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种跨越亿万公里营救同伴的紧迫与豪情。

地球上的戏份,与杨简在火星的个人独角戏比起来,同样重要。它们构建了救援行动的坚实基础,展现了人类在危机面前的协作与智慧。这里的每一次计算、每一次指令、每一次成功的喜悦或挫折后的坚持,都是最终救援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