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370分身将分身乏术(1 / 2)
几个和尚的声音随风入耳,李存孝闻言只是莞尔一笑,脚步仍旧不停。
这几日都已经习惯了。
曾经身边的熟人,转眼变成主宰一方万人生死的大人物,这种冲击当然很大。
但对于李存孝本人来说,此类“刮目相看”的戏码已经上演过很多次。
衣锦还乡自然让人快慰,但眼下更重要的,却是和封王诏旨一同到来的另一项任命——中路行军道大总管。
大太保,如今的秦王李思远,从同光改元后不久,便从河东出兵,自北线侵蚀河北道。
等到大秦和辽国结为兄弟,辽主策应下,两者兵锋向南,侵入河南,对手是“银枪太师”杨师厚。
三太保,如今的晋王李存旭,先攻山南道,随后与淮南杨化源达成默契,借助茅山和麻姑山牵制明尊,自南向北。
而今明尊已经身死,只待将剩余的几位法王铲除,便可北上。
而中路一线,直通梁国的旧都,徐州彭城,由“分身将”葛从周把守。
李翼圣三路攻梁,不断蚕食侵吞,但凡朱全忠还有争霸之心,就必然要现身。
否则失去肥沃中原,只剩临近东海的弹丸之地,还能供养多少兵马?
没有兵马,争霸天下也就只是笑谈。
因此,李存孝和李思远、李存旭三位行军道大总管,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
机遇往往伴随着风险,但对于李存孝而言,他不仅仅是宗师,还掌握了大宗师才能掌握的道场。
对付葛从周这类宗师,不在话下。就算碰到朱全忠,哪怕打不过,也有把握逃得掉。
按照李翼圣的旨意,明日就要出兵,其他太保昨夜便到了宋州。
李存孝知道那些牙兵什么德性,因此只让他们城外等候调遣,不许进城扰民。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下马威。
脚步不停,很快李存孝和李光义就到了康乐坊。
因为龙甲军纪律严明,入城后干脆地将流氓帮派统统斩杀,城中秩序如今好了很多,人流也稍微多了些。
“不过比起当年大哥带我来的时候,还是萧条许多。”
“反倒是卑田院,比往年还要热闹,真是讽刺。”
李光义看着眼前物是人非,忍不住感慨。
眼前的卑田院比起记忆中大了不少,隔着墙壁也能听到一阵阵活泼的声音。
李存孝还记得当初明教的奸细混入城中,到处拐走幼童,自己在契此的暗中安排下追查此事,那也是自己突破黄庭之后的第一战。
而近些年战乱不断,白骨成堆,卑田院的孤儿也急剧增加。
好在白香山对此多有关照,天鼓寺因为山门在外无险可守,迁移至城中后,也经常派年轻弟子来教导孩童。
得益于此,净月师太一辈子的心血,才没有被血与火污染。
“李师兄,您来了?”
卑田院门口,一个年轻僧人快步迎上来。
虽然面容更老成了些,但那种沉稳,或者说木木的感觉还是没变。
“是明烛啊,住持他们已经到了?”
李存孝一边走入卑田院,一边观察着前方的僧人,心中叹气。
世道变迁,人心思变,天鼓寺的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有不少都为了搏一搏功名,背门而出。
德正无力阻拦,对此也只能默许。
而明烛在师父走火入魔而死后,依旧选择留在动荡的宋州。
李存孝几日前询问原因,明烛只是说,他要是走了,就无人给圆华扫墓,那就成了孤魂野鬼。
‘种魔武道的真形修炼法,还是风险太大。’
‘圆华师叔本来已经踏足第五境,但战乱连连,根本没有可以静心闭关的地方’
‘他又不愿走明教发泄魔性的路子,日积月累,自然容易走火入魔。’
‘如今我已经入主宋州,天鼓寺的德正住持的人品也值得信任,是否可以找个机会,在这里推广龙珠和新法?’
思绪百转,在外只是十几息功夫。
穿过孩子们读书的学堂,很快李存孝就见到了净月师太以及天鼓寺的一干高层。
除了德正,达摩院首座道元、戒律院首座道清、药王院德聪和其弟子圆参同样在列。
至于罗汉堂首座德明,却是躺在一张胡床上,双脚膝盖以下,空空荡荡,气色也不太好。
“李师侄,你前日给我的那张丹方,实在精妙!我回去之后两日不眠,才窥得其妙,你看此处调候变化.”
德聪一看到来人,立刻蹦到面前滔滔不绝,吓得一旁的两位首座上前扯住僧袍,低声怒道:
“德聪师弟,不可无礼!李师侄李使君他”
“无妨,各位都是我的长辈,不必拘束。德聪首座痴爱丹术,我亦知之,谈何冒犯。”
德聪哼了一声,两位首座这才讪讪收手。
战事之中,丹药尤其贵重,丹师更是稀少,梁国的人也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药王院自德聪首座以下,大都安然无恙。
但其他几院,或者应对妖魔,或者遭遇巨寇兵匪,都死伤不小。
令李存孝感到欣慰的是,多年不见,德聪依然是那个纯粹之人,反而不像其他人那般,因为身份变化而变得生疏。
“净月师太,别来无恙。”
“李施主”,老尼起身行礼,僧帽下是盖不住的银丝,面容也肉眼可见地苍老。
太平时节养育孤儿尚且艰难,更不用说战乱年月,纵使净月师太耗竭心力,卑田院中冻死饿死病死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还是天鼓寺来了之后,有了德聪在,情况才好了一些。
“都坐吧,今日来是有事与各位商议。”
李存孝坚持之下,德正与他一同坐了上首。
他开门见山道:
“奉陛下旨意,明日我便要带兵出征。”
“城中政务,依旧交由白刺史打理。”
“至于卑田院,我的意思是要投入钱粮,扩大规模,吸收孤儿。”
“针对不同年纪的孩子,派老师教授不同的内容,如算数、文法、匠造等等。”
“不仅要让他们活,而且要给他们一技之长,如果有武学天赋出众的,也可以从军。”
“这件事,由李光义代我全权处理。”
说罢,李光义自然地从李存孝身后走出,笑着朝众人拱一拱手。
“在下忝为宋王麾下司马兼典军,若是天鼓寺僧众有意从军,也可来找我。”
说罢,便又退了回去,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