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71章 381高粱河战神,建国称宋

第371章 381高粱河战神,建国称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辽主耶律亿,与梁伪帝朱逆勾连,谋害至尊,致使圣人罹难,含愤归天。”

“今帝薨,以天下付我,存孝必诛凶顽,以慰苍生!”

什么?

我杀了李翼圣?

和朱全忠联手?

我他娘的怎么不知道!

耶律亿都要气笑了,可是看着那覆盖天穹的恐怖法相,以及正在不断蔓延的道场,那种让人颤栗的强大,几乎从谷道穿刺到了他的天灵。

两人的境界悬殊,有如云泥,所以他根本预知不到任何危险。

这是陷阱!一个无法逃避的陷阱!

“丑虏受死吧!”

层云激荡,狂风席卷,八只手臂或捏拳、或拍掌、或持物,风雷水火各种异象如天星坠地而来,好似末日一般。

辽军之中一片人仰马翻,受惊的马匹和吓破胆的军士仓皇逃窜,面对李存孝一个人的攻势,三十万大军俨然已经有了溃败的迹象。

“丑虏?傲慢的中原人,乞答早就不是蛮夷了!”

绝境之中,耶律亿被深深刺痛,北辰战旗拱卫着他,八面十六手四足的欢喜金刚法相狰狞显化。

他的道场,同时也是他的绝技——大圣欢喜天,取法于佛经中大自在天长子事迹。

作为残害世界的大荒之神,全靠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明妃吸摄其荒神大恶之源,镇压受摄邪恶和邪欲,达到自在欢喜。

欢喜金刚本身,便是佛魔一体之象。

灵充之内,魔显于外;内习教化,外用霸道,化魔为佛。

武学的真意,传达出耶律亿想要将乞答从蛮夷变为正统的野望。

海量的灵气吞入欢喜金刚口中,吐出的却是煞气化作的六天魔鬼。

整个战场都变得鬼气森森,阴云朝着苍穹中的巨人席卷而去。

李存孝无动于衷。

八臂攻势不停直冲辽军本阵,只是三个头颅齐齐睁眼,各自吹出了一口气。

呼~

六天魔鬼和漫天阴云就像是线香上腾起的烟雾,溃不成军。

欢喜金刚法相如遭雷击,一下变得虚幻透明,耶律亿本人则是浑身穴窍喷出赤金色精元,脑袋猛地炸开,片刻后才勉强凝聚起来。

惊恐和不敢置信之中,天地之力化作囚笼,直接将他捆绑,升入高天。

在他的身后,月理朵和萨迦同样被天地之力化作的熔炉束缚,疯狂地叫喊。

而地面之上,他的三十万大军中,接近一半都已经变成了一滩血红,尸横遍野,流血漂杵,骨肉成山。

“李!存!孝!啊啊啊啊啊啊啊!!!!!”

看着精锐的乞答族人全都变成了烂肉,耶律亿几欲疯狂。

三十万大军瞬间伤亡过半,辽军军心彻底崩溃,开始争先恐后地逃跑。

这时候,宋军便有条不紊地围拢过来,开始剿杀和纳降。

李存孝无视了辽主三人的疯狂,带着俘虏径直离开,以三坛海会神的姿态,越过太山,往北穿过整个河北道。

三头八臂的巨人肆无忌惮地释放着威压,天音滚滚,从最南方的卫州开始,穿过魏州、博州、冀州、涿州、幽州、沧州.

整个河北道的百姓,都争相跑出,震撼地仰视着行经天际的巨人:

“辽国.掠我疆土,暗结伪梁,阴怀毒计谋害至尊”

“帝以天下付我,存孝今日诛杀贼丑,以告两河之父老,以慰天下罹难之人”

那些驻守城池的辽兵,从一开始的惊惶,到亲眼看见国主、皇后、国师沦为阶下囚的绝望,再到最后的疯狂。

不消提醒,城中积怨已久的百姓便纷纷开始了反攻。

而那些境界较高者,则被李存孝一一精准点杀。

一路杀过去,直到最北边的蓟州群山,这时候,月理朵和萨迦早已承受不住天地烘炉的炼化,变成了灰烬。

而耶律亿虽然还没死,但看着族人几乎死绝,眼中已经一片灰暗。

眼神转动,他很快就认出了这里。

燕山山脉,高粱河。

当初,他就是带着族人从这里走出,开始了征程。

然而一晃几十年过去,当年的龙兴之地,如今竟然一变而为自己的葬身之所了么?

“真讽刺啊.世间怎会有你这样的人,又怎会偏偏叫我碰上?”

“若你能早生几十年,乞答只会恭顺天朝,尽心侍奉,不敢逾矩”

李存孝漠然抬手,漆黑的雷霆在他手中凝聚、拉伸成一把长枪。

“世间事,没有如果。”

“有什么话,下了地狱再说吧。”

雷霆破空,耶律亿整个人直接被钉在了河边最高的山峰之上。

怨毒的言语未曾开口,雷霆已经如决堤洪水,将整座荒山都笼罩其中。

直到李存孝离开许久之后,雷光散去,已经找不到丁点耶律亿的碎片。

天地之力如同刻刀,在山峰上留下巨大的字体,哪怕隔着百米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复燕云者,李存孝是也!

半月后,太山。

大秦的最后一个同光五年,九月初九。

金菊漫山遍野,好似洒落的晨光,在大日下好似光海,绵延近百里。

如此景象,当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太乙真人和工部长孙辅等人为了登基典礼特意准备。

太山一侧,大量的辇车、旗帜堆积成山,官员们满头汗珠地穿梭其间,来回点验,查漏补缺。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李光义也紧锣密鼓地安排着仪仗军队。

在今天之前,御龙直的将士每天除了出勤,还得额外抽出两个时辰排练受阅方阵,但无人有怨言。

于是,当仪仗大军准备完毕,绵延一里的庞大车队旌旗招展,所有大臣都换好了官服,在即将登基的大宋皇帝行辕外等候。

李光义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在殿外轻声请示:

“陛下,皇后,该出发了。”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